淋巴瘤是一組由淋巴細胞(白血球的一種)發展而成的血液和淋巴腫瘤。名稱通常僅指癌症的版本,而非所有此類腫瘤。根據統計,目前已知的淋巴瘤亞型眾多,最主要的分為兩大類: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淋巴瘤的症狀多樣,其中可包括淋巴結腫大、發燒、浸汗、體重無故減輕、皮膚癢以及持續疲勞等徵兆。特別是腫大的淋巴結通常無痛,並且大多在夜間出現出汗的情況最為普遍。
淋巴瘤的存活率變化多端,根據不同亞型的診斷,可以是可治癒的也可以是延長生存期的。
淋巴瘤的症狀常常是非特異性的,因此持續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進行檢查。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的主要表現形式,且通常無痛。所謂 B 症狀,指的是一些系統性症狀,這些症狀可同時與霍奇金類和非霍奇金類淋巴瘤有關,主要包括發燒、夜間出汗及體重減輕。但除了這些症狀外,淋巴瘤患者可能還會出現貧血、流血、感染易感性增加、食慾不振、呼吸困難和皮膚癢等情況。
確診淋巴瘤的方法主要是淋巴結活檢,進行部分或完整的淋巴結切除,以便在顯微鏡下檢查。檢查結果能揭示潛在的淋巴瘤特徵。診斷後,可能會針對特定淋巴瘤進行多種測試,包括免疫表型分析和流式細胞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分類,淋巴瘤的分類應反映腫瘤起源的淋巴細胞族群。
淋巴瘤的分類至關重要,因為它影響預後和治療選擇。
對於霍奇金淋巴瘤而言,風險因素包括感染EB病毒以及家族病史。另一方面,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因素相當多樣化,如自體免疫疾病、HIV/AIDS和某些殺蟲劑的接觸等。研究顯示,吃大量紅肉和吸煙可能同樣導致風險增加。
淋巴瘤的治療依賴於診斷的亞型,可能涉及化療、放射療法、標靶治療及手術。在某些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因腫瘤細胞造成的蛋白質過量增加了血液黏稠度時,可能進行血漿置換。
許多低度淋巴瘤的患者可以過上接近正常的壽命,儘管這種病理在技術上是不治之症。
全球範圍內,淋巴瘤在2012年造成了305,000人死亡。淋巴瘤在所有癌症中佔3-4%,並且成為第七大常見癌症。在美國,霍奇金淋巴瘤五年生存率高達85%,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生存率為69%。然而,淋巴瘤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生率卻相對較低,這一現象可能與當地的醫療資源和健康教育有關。
目前,淋巴瘤的研究分為臨床或轉化研究,以及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專注於藥物效果等直觀的臨床應用,而基礎研究則探討淋巴瘤的生物學過程。隨著研究的深化,期待未來可以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對於面對淋巴瘤的患者以及他們的家人,理解這種疾病的多面性至關重要。淋巴瘤的診斷與治療過程可能是艱難的,但新的治療選擇和深入的研究讓人們重新燃起希望。你是否好奇自己了解的淋巴瘤知識足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