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Irinotecan),以商標名Camptosar等出售,是一種用於治療結腸癌和小細胞肺癌的抗癌藥物。這種藥物不僅能單獨使用,還可以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使用,特別是在結腸癌的治療中。自1996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以來,伊立替康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抗癌治療武器,並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必需藥品名錄。
「伊立替康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I,導致DNA損傷和細胞死亡。」
伊立替康的主要用於結腸癌的治療,尤其是與其他化療藥物的聯合使用。例如,FOLFIRI和XELIRI這兩種療法方案分別包含了伊立替康與氟尿嘧啶及其他治療藥物的組合。最新的 FDA 批准顯示,伊立替康脂質體與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及葉酸聯合使用,也向前推進了轉移性胰腺腺癌的治療選項,顯示出其多樣化的應用潛力。
儘管伊立替康的治療效果顯著,但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其中最常見的包括腹瀉和噁心。特別是腹瀉,分為早期和晚期,後者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脫水及住院治療,這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倍感煎熬。
「早期腹瀉通常發生在輸注過程中,而晚期腹瀉則可能在輸注後超過24小時內出現,並可能危及生命。」
伊立替康的作用機制相對複雜,它是一種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能夠通過抑制DNA複製和轉錄來破壞癌細胞的生長。在體內,伊立替康被轉化為其活性代謝物SN-38,後者具有更強的抗腫瘤活性。
伊立替康的給藉方式主要是通過靜脈輸注,通常為30或90分鐘的靜脈輸液。它的生物分佈廣泛,並主要通過肝臟代謝,其代謝過程中涉及多種酶類的參與,影響藥物的效能和安全性。
某些基因的變異可能進一步影響伊立替康的代謝。特別的是UGT1A1基因的*28變異與副作用的發生率有密切的關聯,患者的基因型會直接影響到伊立替康的劑量及其毒性反應。這一發現不僅推動了個性化醫療的發展,也為未來的癌症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
「伊立替康接收者如果有UGT1A1的純合子多態性,應考慮減少用藥劑量。」
伊立替康不僅是在癌症治療上顯示出良好的前景,其背後的分子機制、代謝特性及基因組學的影響都為醫學界提供了深思的領域。這樣的技術和知識是否能在未來開啟抗癌治療的新篇章,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