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情況,這是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過高而導致的。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皮膚和眼球白色部分的黃染。雖然新生兒的黃疸在嬰兒出生後的一周內相當普遍,但有些情況卻需要父母的特別警覺,並可能需要立即就醫。
研究顯示,每年全球有超過10萬名晚期早產及足月新生兒死於黃疸相關的併發症。
根據醫學專家,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一週內出現,並且在一周內會自然減退。然而,當黃疸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天就已經出現時,特別值得注意。若此時父母發現以下徵兆,則需立刻尋求醫療幫助:
若不及時處理,嚴重的黃疸可能導致如腦病變(kernicterus)等長期併發症。
黃疸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因素:
除了自然的生理性黃疸外,還有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例如紅血球的破壞、肝臟疾病、感染或新陳代謝障礙等。診斷通常是透過血液檢測膽紅素的水平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若醫生確認黃疸的程度很高或持續時間過久,可能需要進行治療選擇,如:
未經治療的黃疸在一些情形下會變得危險,引起長期健康問題,如腦病變。在這些案例中,嬰兒可能會出現發燒、抽搐或者高音調哭聲等症狀,這些都是黃疸併發症的潛在指標。
及早識別和治療黃疸是降低嬰兒發生腦病變風險的關鍵。
作為新生兒的父母,了解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建議每位家長定期檢查嬰兒的皮膚及眼白部分的顏色變化,此外,也應注意嬰兒的飲食情況及精神狀態。
這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黃疸問題,還可以幫助提供必要的醫療介入避免未來的併發症。
新生兒的黃疸現象雖然普遍,但家長應具備必要的知識,以識別何時應該諮詢醫療專家。當你看到嬰兒出現黃疸時,你準備好如何應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