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的黃疸警報:什麼情況下應立即就醫?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情況,這是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過高而導致的。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皮膚和眼球白色部分的黃染。雖然新生兒的黃疸在嬰兒出生後的一周內相當普遍,但有些情況卻需要父母的特別警覺,並可能需要立即就醫。

研究顯示,每年全球有超過10萬名晚期早產及足月新生兒死於黃疸相關的併發症。

根據醫學專家,正常的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後一週內出現,並且在一周內會自然減退。然而,當黃疸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天就已經出現時,特別值得注意。若此時父母發現以下徵兆,則需立刻尋求醫療幫助:

  • 黃疸情況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天即已出現。
  • 膽紅素含量非常快速地上升,超過每小時8.5μmol/L。
  • 黃疸持續超過兩週。
  • 嬰兒出現過度嗜睡、拒絕吃奶、體漲或有其他不適的情況。

若不及時處理,嚴重的黃疸可能導致如腦病變(kernicterus)等長期併發症。

黃疸的潛在成因

黃疸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因素:

  1. 胎兒中血紅素的分解,取代為成人血紅素時引發的膽紅素累積。
  2. 新生兒肝臟的代謝途徑尚不成熟,使其無法如成人般快速地將膽紅素排出。

除了自然的生理性黃疸外,還有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例如紅血球的破壞、肝臟疾病、感染或新陳代謝障礙等。診斷通常是透過血液檢測膽紅素的水平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應急處置

若醫生確認黃疸的程度很高或持續時間過久,可能需要進行治療選擇,如:

  • 頻繁餵養,增加嬰兒的排泄。
  • 光療使用特定波長的藍光,以幫助分解膽紅素。
  • 在嚴重的情況下進行交換輸血以快速降低高膽紅素水平。

黃疸的併發症

未經治療的黃疸在一些情形下會變得危險,引起長期健康問題,如腦病變。在這些案例中,嬰兒可能會出現發燒、抽搐或者高音調哭聲等症狀,這些都是黃疸併發症的潛在指標。

及早識別和治療黃疸是降低嬰兒發生腦病變風險的關鍵。

家長的角色

作為新生兒的父母,了解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建議每位家長定期檢查嬰兒的皮膚及眼白部分的顏色變化,此外,也應注意嬰兒的飲食情況及精神狀態。

這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黃疸問題,還可以幫助提供必要的醫療介入避免未來的併發症。

結論

新生兒的黃疸現象雖然普遍,但家長應具備必要的知識,以識別何時應該諮詢醫療專家。當你看到嬰兒出現黃疸時,你準備好如何應對了嗎?

Trending Knowledge

新生兒黃疸的神秘原因:為何小寶寶的皮膚會變黃?
新生兒黃疸是指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和眼白出現黃疸色變的情況,這是由於血液中膽紅素濃度過高所造成的。這種情況是許多新生兒常見的現象,根據研究報告,大約有一半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後的第一週出現黃疸,對於早產寶寶來說,這一比例更高,約有80%的早產嬰兒會受到影響。 黃疸的主要型態為「生理性黃疸」,這是在出生後的幾天內由於胎兒血紅蛋白的分解以及肝臟的成熟過程所引起的。此現象自然而然地出現,多數在七天內會
從何而來的黃疸:為什麼超過一半的新生兒會受到影響?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的眼白和皮膚呈現黃色,通常是由於膽紅素水平過高所引起的。很多新生兒在生命的第一週都會受到影響,這一現象的發生率高達50%以上,對於早產嬰兒來說,這一比率甚至高達80%。但究竟為何如此多的新生兒會受到此病影響?以下將深入探討黃疸的成因、症狀、併發症及治療方法。 黃疸的成因 黃疸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兩個因素造成:第一,新生兒的胎兒血紅素在出生後被成人血紅素取代時發生的
高膽紅素的危險:如何避免新生兒出現癲癇和腦癱?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膽紅素水平過高導致的新生兒眼白和皮膚的黃染現象。對於新生兒來說,這不僅是一個美觀問題,還可能導致癲癇和腦癱等嚴重併發症,因此,瞭解如何及時識別和應對這一情況至關重要。 <blockquote> 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徵兆是眼白和皮膚的黃染,隨之可能出現過度嗜睡或餵食不良等症狀。 </blockquote> 新生兒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