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歷史上,有些名字在默默地塑造著未來。瑪格麗特·漢密爾頓(Margaret Hamilton)就是其中之一。身為美國的計算機科學家和軟體工程先驅,她引領我們走進了輝煌的太空探索時代,並且在過程中定義了「軟體工程」這一術語。漢密爾頓的故事不僅僅是科技歷史的一部分,更是女性在STEM領域奮鬥與突破的象徵。
漢密爾頓於1936年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的Paoli,後來隨家人移居到密歇根州。在1954年,她從漢考克高中畢業後進入密西根大學主修數學,之後轉學到厄爾漢學院,最終在1958年獲得數學學士學位,輔修哲學。她的成就都離不開母親的鼓勵以及受到家庭背景的影響。
漢密爾頓的職業生涯於1959年開始,當時她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部門工作,負責開發預測天氣的軟體。她的工作促成了混沌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當時,計算機科學和軟體工程尚不是正式的學科,而程式設計師則在工作中實地學習。
他們在新來者的時候,會分配一個從未有人能夠理解或運行的程式給你。當我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這樣做了。
在1961年至1963年期間,漢密爾頓參與了美國空軍的SAGE專案,負責為AN/FSQ-7計算機撰寫軟體,這對於預測天氣和防空作戰均起到了關鍵作用。她的成功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還成為了未來加入NASA的跳板。
1965年,漢密爾頓學習到阿波羅計畫的資訊後,決定參與這一讓人興奮的月球探索項目。她成為麻省理工學院阿波羅計畫中第一位被聘用的程式設計師,並且最終成為了軟體工程部門的主管。
我早就為可能的狀況做了準備。當優先顯示屏亮起,首先要數到五。
在阿波羅11號降落的關鍵時刻,漢密爾頓的團隊所撰寫的軟體成功處理了多個計算機警報,避免了登陸任務的中止。即使在緊急狀況下,阿波羅指引電腦的程式也能侷限住不必要的任務,保證了宇航員的安全。
如果電腦未能識別出這一問題並採取恢復行動,我懷疑阿波羅11號會不會成功登月。
1976年,漢密爾頓創立了Higher Order Software公司,致力於開發基於她在阿波羅計畫中獲得的經驗的更高效的錯誤預防和容錯技術。此後,她在1986年創立了Hamilton Technologies公司,進一步推進了系統設計和軟體開發的理念。
漢密爾頓一直以來都是科技女權主義的象徵,她在「軟體工程」這一領域的開創性貢獻,為無數女性開創了進入STEM領域的道路。她的工作獲得了多項殊榮,包括2016年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我開始使用「軟體工程」這個術語,是為了讓它與硬體及其他類型的工程區別開來。
瑪格麗特·漢密爾頓的成就昭示著創新、堅持與輝煌的結合。她不僅改變了我們對於軟體的理解,更是成為了女性在科技領域中的一面旗幟。漢密爾頓的故事讓我們思考,未來還有多少女性的潛力尚未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