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歷史上,Margaret Hamilton的名字如同一顆耀眼的星星,照亮了無數女性在STEM領域的前行之路。身為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和MIT儀器實驗室的軟體工程部門主任,Hamilton不僅開創了NASA阿波羅計劃的飛行軟體,更首創了“軟體工程”這一術語。她的貢獻不應被遺忘,因為她改變了人們對軟體開發的看法和地位。
「建造軟體的過程應該被視為一種工程學的學科,就如同硬體一樣。」
Margaret Elaine Heafield於1936年出生於印地安那州的Paoli,其後在密歇根州成長。她在1958年獲得數學學士學位,並在年輕之時便對抽象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Hamilton的職業生涯起步於麻省理工學院的氣象學部門,在那裡,她對預測模型的軟體開發作出了貢獻。從1961年開始,Hamilton參與了SAGE計畫,為美國空軍開發防空系統。
然而,讓她名聲大噪的還是她在阿波羅計畫中的表現。1965年,她加入MIT儀器實驗室,成為第一位為阿波羅飛行任務編寫軟體的女性程式員。當時,對於「軟體工程」這一概念尚未有確定的定義,而Hamilton以其敏銳的洞察力,意識到這一領域的潛力和重要性。
「我希望能夠正式地將軟體開發視為一種工程學學科。」
在阿波羅11號的登陸過程中,正是Hamilton設計的錯誤檢測與恢復系統拯救了整個任務。當飛行過程中發生了意外錯誤,航天器的計算機能夠及時識別這些問題,並將重點任務置於首位,使得阿姆斯壯和奧爾德林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這一時刻不僅改變了歷史,更證明了Hamilton對軟體可靠性和系統工程的貢獻。
Hamilton的事業不僅限於NASA。在1976年,她共創了Higher Order Software公司,後來又成立了Hamilton Technologies, Inc.,並開發出通用系統語言(USL),旨在預防和減少軟體中的錯誤。這一創新思路在業界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促使更多的專業人士將重心放在軟體可靠性與系統設計上。
「我所創造的程序,設計時就想到了如何防止錯誤,而不是事後再去測試。」
除了她在技術上的成就,Hamilton也成為了女性在STEM領域中的標誌性人物。人們對她的讚譽不斷,2016年,她獲得了由美國總統奧巴馬頒發的自由勳章,表彰她對航天任務的巨大貢獻。
隨著時間的推移,Hamilton的名字和她的工作在科技界的影響力愈加明顯。2017年,她的形象被製成了「NASA女性」的樂高套件,而在2019年,Google也以特殊的方式來紀念她,展示了她為阿波羅任務所做的貢獻。
「科學的進步並不僅僅依賴於技術,同樣需要那些敢於挑戰傳統,勇於前行的女性。」
Hamilton的一生充滿了對於自我限界的挑戰,她的工作不僅推動了科技的邊界,更為未來的科技從業者樹立了榜樣。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也許可以反思,未來的科技世界還需要多少像她這樣的先驅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