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界,腦淀粉樣血管病(CAA)被視為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但常被忽視的領域。這種疾病的特點是,淀粉樣β肽在中樞神經系統和腦膜的血管壁上沉積,導致血管的脆弱和出血風險的增加。隨著老年人口的增長,對這種病變的關注也愈加提高。
然而,為何這些淀粉樣物質只在大腦內部形成,並且不與其他類型的淀粉樣變性疾病相關?
腦淀粉樣血管病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有些是家族性變異。大多數情況下,它與淀粉樣β肽有關,但其他類型則涉及不同的淀粉樣肽,例如「冰島型」與胱抑素C淀粉樣(ACys)相關,而「英國型」和「丹麥型」則分別與英國淀粉樣(ABri)和丹麥淀粉樣(ADan)有關。這些不同類型的變異均與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
CAA的成因可分為散發性(通常發生在人群中老年人)和家族性病例。病理上,CAA的特徵是淀粉樣β(Aβ)在腦膜和腦血管壁的沉積。對於散發性CAA,Aβ的增加沉積原因仍不明朗,但目前有許多假設,例如該肽的產量增加及清除障礙。正常情況下,Aβ會透過腦星形膠質細胞和小膠質細胞的內吞作用、酶解作用以及血腦屏障的清除等四條途徑從大腦中被清除,任何途徑的異常都可能導致CAA的發生。
腦淀粉樣血管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是腦出血,特別是微出血的情況。這是因為淀粉樣物質的沉積會損害血管,阻礙正常的血流,從而使血管更容易破裂。根據研究,雖然CAA與阿茲海默症有密切關聯,但不僅僅限於帶有認知障礙的人群,它同樣可能影響無任何痴呆歷史的患者。
特別是,出血通常局限於特定的腦葉,與高血壓所造成的腦出血不同,後者更常發生在深部腦區如基底神經節和橋腦。
目前,確診腦淀粉樣血管病的唯一方法是透過後續的屍檢。活檢在某些可疑病例中也有幫助,並且當無法獲得組織樣本時,醫生通常會使用波士頓標準來從MRI或CT掃描數據中識別可能的CAA病例。這些標準要求顯示多個葉狀或皮質出血的證據來標記患者為可能存在CAA。
在成像檢查中,CAA可能呈現為葉狀亞腦內出血或腦內微出血。影像學檢查,如CT與MRI,有助於識別這些異常。CT掃描會顯示高密度出血範圍及出血部位周圍的低密度水腫,而MRI的梯度回聲序列及敏感度加權成像(SWI)對於檢測微出血和腦皮層的鐵沉積特別有效。
腦淀粉樣血管病目前尚無治癒方法,治療通常集中於症狀的管理。因此,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言語治療可能會對受影響患者有所幫助。
從1909年古斯塔夫·奧本海姆首次報導腦血管中淀粉樣β沉積,到如今對腦淀粉樣血管病的關注日益增加,這個領域的研究進展持續深入。儘管我們已經明白這種病變的部分機制,但仍有許多謎團等待解開。究竟,如何能在未來更有效地識別和治療腦淀粉樣血管病,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