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有數百萬名工作者遭遇各類職業傷害,這些事故不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對社會和經濟帶來沉重的影響。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每年有超過337萬起的工作事故,並且與職業病一同導致超過230萬人喪命。他們的摔倒、碰撞、甚至工地的事故,無一不為我們的工作環境敲響警鐘。
「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包括工作場所外的工傷,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潛在危險。」
當然,在某些行業中,工傷的風險要高得多,例如建築業。根據2011/12年數據,建築業的致命事故率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墜落事件佔據了其中51%的工亡案例。這不禁令人思考:我們的工作環境是否真的足夠安全?
雖然某些工作場事故可能只有輕微影響,如紙割傷或小擦傷,但其他事故可造成更加嚴重甚至致命的後果。例如,在建築業中,工人的職業危害較其他行業更高,特別是在高處工作時。根據英國健康與安全執行局(HSE)的報告,2011年至2012年間,許多工作的死亡案例是由於跌倒、被落下的物體壓傷或被運動物體撞擊所引起的。而且,超過50%的嚴重傷害都源自滑倒、絆倒和跌倒的事故。
「這些數字提醒我們,職業事故具有潛在的增長趨勢,並會對工作生產力造成顯著影響。」
此外,根據HSE的統計資料,2011至2012年期間,因職業病或人身傷害損失的工作日超過2700萬天,這無疑證明了這些事故的嚴重後果。
工傷的原因可歸結為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條件。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組織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指的是員工對工作場所安全管理的共享態度、信念和價值觀。例如,故障的設備可以引發嚴重人身傷害,像是缺乏橡膠腳墊的梯子在硬地面上滑動就會導致使用者摔倒。
根據HSE的資料,那些實施適當預防措施的雇主將會獲得眾多利益,包括減少工傷數量、降低法律訴訟風險、提升企業聲譽、員工更有動力以及降低成本等。事實上,每年因處理事故以及滑倒和絆倒事件損失的工作日超過200萬天。這些數據強調了預防工傷不僅是道德責任,也是經濟上的明智之舉。
根據工傷事故的具體情況,有多個相關方可能會承擔責任,包括雇主、員工、物業擁有者、製造商及其他第三方。例如,如果可以證明雇主因放任不安全的工作環境而造成事故,他們可能會被追究責任。因此,收集全面的證據,包括事故報告、證人陳述和監控影像等,是支持工傷索賠的必要步驟。
在2015年的電影《生化危機:最終章》拍攝過程中,特技演員奧利維亞·傑克森因摩托車事故而截肢。另一名演員馬蒂爾達·拉帕波特則在拍攝廣告時因雪崩而喪生,這些事件不僅凸顯了工作中的危險性,也引發了對行業安全的重視。
在了解了這些驚人的數據和引人深思的事故案例後,我們應該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們的職場安全意識,以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