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印度的電力革命開始在加爾各答(今稱 Kolkata)掀起波瀾,這一變革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 P.W. Fleury & Co. 在7月24日進行的電燈演示,印度邁出了一小步,但卻改變了整個國家的面貌。此後,電力在各大城市如孟買(今稱 Mumbai)開始鋪展,帶來了一系列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
技術的引入不僅是電力的照明,更是促進了城市化和經濟活動的增長。
1897年, Kilburn & Co. 在加爾各答獲得了電力照明的許可,這是當時發展電網的重要一步。隨著電力在城中的成功實施,隨之而來的便是公共交通的服務改善。1905年,孟買開始部署電力供應給電車,進一步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這些發展為未來的城市基礎設施改建打下了基礎,為印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第一條電動火車於1925年在孟買啟動,這不僅是運輸技術的提升,更是城市運營方式的一大變革。
隨著20世紀的推進,印度不斷取得電力供應的突破。在1947年,印度成立了第一個高壓電力實驗室,這對於電力系統的研究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1985年,印度的電力生產已經增長至179 TWh,而到2012年這一數字達到了1,057 TWh,顯示出印度在電力行業中不斷且快速的進步。
然而,印度的電力分配並非一帆風順。性能不佳的電力基礎設施及高電價困擾著大多數家庭和企業。根據數據顯示,即使在2023-24財政年度,印度的電力消耗還是相對於全球其他國家偏低,基本每人每年僅消耗1,395 kWh。
傳統能源的燃燒不僅污染環境,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而這對於提升電力需求來說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政府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潛力,於是從2023年至2027年推出了國家電力計劃,希望非化石燃料的電力產出經過一系列努力,能夠於2030年達到44.7%的總電力產出比重。這一目標代表著印度希望尋求更環保的能源方式,並減少碳排放對環境的負擔。
進一步地,印度在2016年啟動的“電力全覆蓋”計劃,已成功使近100%的農村和城市家庭接入電力供應。這不僅改變了數以百萬計人的生活品質,同時對於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也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如果沒有穩定的電力供應,許多政府建設的污水處理廠也無法正常運作,進一步加劇了水污染問題。
由於印度的經濟與工業快速增長,對於穩定的電力需求預期到2026-27年將達到272 GW。而在2031-32年,這一需求可能將增至363 GW,顯示出未來發展的繁榮潛力。然而,隨著對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印度是否能夠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朝著可再生能源的方向推進,以減輕對環境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