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專業服務領域,四大事務所——德勤(Deloitte)、安永(EY)、畢馬威(KPMG)和普華永道(PwC)——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這四家公司不僅在收入上引領全球,更在審計、稽核、稅務、管理顧問及法律服務等多個領域提供廣泛的服務,讓其成為許多跨國公司及政府機構的首選合作夥伴。
根據報告顯示,四大事務所目前負責UK FTSE 100指數公司高達99%的審計工作。
儘管通常被稱為「事務所」,但四大其實是一種專業服務網絡。這意即,各成員事務所是獨立經營的,而非單一公司。每個事務所各自進行運營,並共同打磨品牌及品質標準。這樣的結構不僅讓四大能夠在各國遵循當地法規,也有助於在全球集成其資源和技術。
回顧歷史,四大事務所的形成不僅是一系列企業合併的結果,也受到了多起丑聞及市場競爭的推動。隨著時間推移,曾經的「八大」逐漸融合,最終只剩下四家,這一趨勢從1980年代持續至今。
業界分析指出,截至2020年,四大事務所的審計市場占有率超過67%。
儘管四大在市場中享有極高的聲譽,然而近年來對它們的審計質量與倫理的挑戰越來越多。根據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分析,自2009年以來,四大在審計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比例高達31%。雖然四大本身對此反應謹慎,但如何提高審計的透明性與可信度,始終是市場所關注的焦點。
此外,對於稅務規劃和某些涉及避稅的行為,四大也面臨著批評與指責。專家指出,這些公司不僅向多國政府提供稅務改革的建議,同時也幫助客戶制定避免繳稅的計畫,形成了一種雙重標準。這讓許多交易所在合法避稅與社會責任之間掙扎。
面對市場集中度的增加及其帶來的各種質疑,英國競爭市場管理局(CMA)已對四大的主導地位展開研究,並於2020年提出要求,要求其在未來幾年內分開審計與諮詢業務,這已成為當前專業服務市場的重要議題。
市場觀察者認為,若不解決這一集中度問題,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創新與透明度。
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四大事務所如何在審計與諮詢的界限之間尋找平衡,亦是其持續面對的挑戰。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遷及社會對透明度的要求提高,四大的業務模式是否能夠迎來一場真正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