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核心的致命秘密:為何兩次事故讓科學家付出生命?

惡魔核心是一顆鈈(plutonium)製成的球體,它在美國第一個原子彈計劃的測試中參與了兩起致命的輻射事故,令科學家們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顆鈈核心於1945年由曼哈頓計劃製造,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目的是為了開發原子武器。它的重量為6.2公斤(14磅),直徑為8.9厘米(3.5英寸),原本預定將其發運至太平洋戰場,計劃用於對日本的第三顆核武器。然而,隨著日本在1945年8月的投降,這顆核心被保留進行測試及潛在的進一步使用。

科學家的生命往往與他們所探索的未知交織在一起。

製造及早期歷史

惡魔核心是一顆由鈈-鎵合金製成的球體,當組裝完成時,其由兩個半球和一個防噴環組成,設計用來控制中子流動以避免危險的臨界狀態。鈈的加工材料來自於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工廠,並運送至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進行測試和組裝。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後,這顆核心在1945年被製造完成,但卻未能如預期發揮作用。

第一次事故

1945年8月21日,物理學家哈利·達赫連(Harry Daghlian)在進行中子反射器實驗時發生了致命事故。他獨自工作時不慎將一塊中子反射材料掉落到核心上,不久之後核心進入超臨界狀態,導致了一場自持的臨界鏈反應,哈利受到致命的輻射損傷。儘管他及時移除反射器,但所受輻射已經無法逆轉,25天後,他因急性輻射中毒去世。

第二次事故

1946年5月21日,另一名物理學家路易斯·斯羅廷(Louis Slotin)在進行相似的實驗時,因操作失誤讓核心再次進入超臨界狀態。這次事故中,斯羅廷的螺絲刀下滑,引發了強烈的中子輻射,造成他瞬間受到致命的輻射劑量。斯羅廷在九天後因急性輻射中毒去世,而其他在場的工作人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輻射影響。

在追求科學真理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了潛伏在深處的危險。

醫學研究與安全改進

兩起事故後的研究揭示了當時對輻射安全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這些事故的相關健康調查顯示,幸存者在事故後的生活中經歷了長期的健康問題。基於這些悲劇,實驗室開始採取更為嚴格的安全措施,禁止進行手動臨界實驗,並引入遙控技術進行相關的物理測試。

計劃用途與最終命運

惡魔核心原本計劃用於“十字軍行動”核試驗中,但因為兩次致命事故的發生,這顆核心的使用計劃被迫延後,最終在1946年夏季被熔毀並回收用於其他核武器的製作。雖然科學家為核能的探索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人類對新知識的追求仍然在繼續。

我們對於科學實驗的安全性是否有足夠的警覺性,以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Trending Knowledge

原子彈核心的奇妙旅程:它是如何從曼哈頓計畫走到歷史舞台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國的曼哈頓計畫不僅帶來了原子彈的誕生,還留下一些難以抹去的記憶。其中一個最臭名昭彰的事件便是與「惡魔核心」有關,這是一球重達6.2公斤、直徑8.9公分的鈽製核心。這顆核心的命運並不平凡,因為它涉及了兩起致命的輻射事故,最終在科學探索與安全疏漏之間呈現出令人深思的歷史畫面。 <blockquote> 「在錯誤中尋求答案,往往是科學發展的必要代價。」 </bloc
洛斯阿拉莫斯的黑暗實驗:這顆核心如何變成科學家的噩夢?
在1945年,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們製造出了一個名為「惡魔核心」的鈾球。這個核心不僅是美國原子彈計畫的一部分,還涉及到了兩起致命的輻射事故,使得這顆鈾球成為了科學研究中的噩夢。其身分在歷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引導我們思考:科學探索是否值得冒如此巨大的風險呢? 核心的製造與早期歷史 「惡魔核心」是一個直徑8.9公分、重6.2公斤的鈾球,主要由鈾和鎵合金組成
超臨界狀態的驚險瞬間:科學家如何無意中喚醒核反應的龍?
<header> </header> 在1945年,原本為戰爭而製造的「惡魔核心」(Demon Core)成為了引發兩次致命輻射事故的焦點,這兩次事故都是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進行測試時發生的。該核反應堆是一個直徑8.9公分的鈽球,重量達到6.2公斤,其本來是作為一顆早期原子彈的裂變核心。隨著日本在二戰中投降,這顆核心未能被送往太平洋戰場,最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