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瘺是一種持續性的異常通道,連接肛管與肛周皮膚。通常,肛門瘺被描述為一條狹窄的隧道,其內開口位於肛管,而外開口則位於肛門附近的皮膚上。許多有過肛門膿腫病史的人士會出現肛門瘺,這些瘺管往往是在肛門膿腫未癒合的情況下形成的。
這種疾病的形成通常是因為肛腺的堵塞,導致膿腫產生,最終延伸到皮膚表面,形成了肛門瘺。
肛門瘺的症狀可能包括:
診斷一般通過檢查來確定,這可以在門診或在麻醉下進行。醫生通常會使用窺管探針來探索瘺管,並可能進行肛鏡檢查或進行CT、MRI等影像學檢查。
可能的檢查結果包括:皮膚上的瘺管開口,檢查時可能會有疼痛,並可見紅腫或硬結,以及排出物。
根據肛門瘺與內外肛門括約肌的關係,臨床上將其分為五種主要類型,包括:
肛門瘺的治療通常分為幾個階段,目的是阻止復發。具體治療取決於瘺管的位置及其穿過的內外括約肌的部分。然而,完全切除肛門的過多組織可能會導致排便失禁,因此治療難度加大。
治療選項包括:瘺管切開術、脫結紮、肛門修補等。
傳統的瘺管切開術能有效讓膿液引流,但可能留下瘢痕與排便問題。而現今有多種新式治療方法,例如使用生物膠或瘺管插塞來避免手術帶來的風險。
根據2018年發表的文獻評論,肛門瘺的發病率高達每10萬人中21人。在所有患者中,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2至6倍,最常見於30至40歲之間的人群。
確診肛門瘺需要專業的醫療介入,而理解病因和選擇適當的治療策略對於恢復健康至關重要。你是否了解自己對這種疾病的認識有多深,以及你會如何應對潛在的健康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