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晚,香港及珠江三角洲地區遭遇了歷史性的暴雨襲擊,導致 widespread flooding and landslides, resulting in four deaths and numerous injuries. 這場突如其來的雨水,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石子,激起了人們對氣象歷史的思考。
這場暴雨的根源可追溯至2023年9月5日,當時台風海葵在中國福建省登陸。之後,台風的殘骸進入廣東,並且在珠江三角洲上空停留兩天之久。當海葵的低壓槽與西南季風相互作用之際,珠江三角洲的局部地區從9月7日夜間開始出現了極端降雨。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數據,到9月7日下午7時,北區的沙頭角就已經錄得超過70毫米的降雨量。
這一系列的氣象變化導致天文台在晚上7:50發出北新界的洪水警報,隨後很快發出了琥珀色的雨暴信號和紅色信號,最終在晚上11:05發出最高警告級別的黑色暴雨信號。這是自兩年前以來首次啟動黑色警報,標誌著香港氣象歷史的一個重要時刻。
據香港天文台的記錄,在9月7日晚上11時至9月8日凌晨0時之間的短短一小時內,總降雨量達到158.1毫米,這不僅創下香港自1884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也成為香港最潮濕的風暴雨。0830首日早些時候,黑色雨暴信號持續超過16小時,為自1992年雨暴警報制度實施以來最久。
整體來看,天文台在24小時內累計超過632毫米的降雨,再次提醒人們面對此類氣象事件的潛在風險。
在某些區域,包含香港島的沙田、柴灣等地,12小時內更累計超過800毫米降雨,一些地方如大潭更是高達900毫米。
暴雨帶來的影響無法忽視,禾輋和其他地區報告稱洪水肆虐,造成了商場及地鐵站的淹水,並迫使當局關閉了多條地鐵線路。許多居民面臨著胸深的積水,不得不逃離家園。
在靠近筍殼山區的地區,巨石滑坡摧毀了多段道路,一些豪宅在土石流後面臨著隱患。
政府在暴雨期間迅速釋出有關排水措施的警告,然而居民對此存有質疑,特別是對大埔河流附近的情況。有人指出,一旦排水措施實施,不少村莊的住宅立即受到影響。
隨着情況的惡化,香港政府在9月8日宣佈全港學校停課,但對於非必要工作人員的請假政策卻只是一句「提醒」。此舉引起了公眾的不滿及議論,許多人指責政府反應緩慢,未能有效應對這一前所未有的災害。
香港政府最初將此類降雨稱為「百年一遇」,隨即又升級至「五百年一遇」,引發民眾的不滿及質疑。
面對民眾指責,政府的說法被認為是推卸責任,批評聲此起彼伏。觀察家們指出,有必要對政府的緊急應變能力和舉措進行全面審視,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自然災難。
此次情況的發生,不僅是香港氣象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更是提醒我們必須正視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究竟如何改進應急系統與監測能力,以更好地保護民眾的生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