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領域,有一組症狀被稱為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MUPS或MUS)。這些症狀的特點是,醫療提供者在診治過程中未能找到明確的醫學原因,或是其原因依然存在爭議。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一術語僅表示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尚不明確或存在爭議—並且缺乏科學共識。
不所有的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都受到可識別的心理因素影響。
根據調查估計,約有15%到30%的初級保健咨詢是針對這些症狀。加拿大全國社區調查顯示,最常見的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包括肌肉骨骼疼痛、耳鼻喉症狀、腹痛和消化道症狀、疲勞及暈眩等。這些症狀背後,許多病症的病因仍在爭論中,如慢性疲勞綜合症、纖維肌痛、化學敏感症及海灣戰病等。
有關此類症狀的過去和現代名詞眾多,反映了其定義的不精確性和不確定性,並試圖避免對受影響者帶來污名化。風險因素的複雜性涉及心理及生物特徵,這些症狀常常伴隨其它可歸因於器質性疾病的躯体症狀。
有證據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診斷為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童年逆境、虐待及親密家屬的去世或重病均是顯著的風險因素。
許多面對這些症狀的病人同時符合焦慮和/或抑鬱的診斷標準。發報這些症狀的數量越多,符合這些標準的可能性也越高。不過,焦慮和抑鬱在有明確疾病的個體中也很常見,並且,隨著報告的症狀數量增加,患者獲得上述診斷的可能性也會相應提高。
在不同文化中,無論其病因(解釋或無法解釋),身體症狀與不良心理社會和功能結果之間的聯繫日益明顯。
對於MUPS病例,缺乏已知病因可能導致病人和醫療提供者在診斷和治療上產生衝突。大多數醫生認為MUPS可能有心理原因,即使患者並未表現出心理問題的跡象。反之,許多患者則拒絕認為其問題「全在腦海裡」,並認為其症狀必定來源於某種生理因素。這種情況往往導致病人對醫生的專業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引發對立的醫患關係。
醫生應小心地避免告訴患者「沒有任何問題」,因為這顯然不符合事實。病人所表現的症狀是真實的,即便其原因尚且未明。
當能夠找到MUPS的原因後,這些症狀就不再被認為是醫學上無法解釋的。例如,曾經被認為是MUPS的潰瘍和消化不良病例,當病因被找到後,便轉為可解釋病症。
在慢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情況下,即使患者已獲得確診,若情況的症狀不能完全用已確認的疾病解釋,或其症狀被醫生認為超出預期的嚴重性,也可能被當作MUPS來分類。
目前對某些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針對個別患者量身定制的多重療法。許多MUS患者需要心理治療、放鬆療法和在醫療監督下進行的物理治療。研究表明,這種綜合治療方法的效果至少比以往的單一療法高出兩倍。其次,認知行為療法(CBT)的效果也得到證實,並有來自多項隨機對照試驗的證據支持。
雖然抗抑鬱藥可能有幫助,但目前仍缺乏確鑿的證據證明其有效性。
研究發現,CBT對於纖維肌痛、慢性疲勞綜合症、腸易激綜合症等症狀的療效较为显著。然而,許多CBT研究的質量仍然不足,許多研究缺乏相應的效果控制。此外,關於抗抑鬱劑的研究也不乏缺陷,需進一步探討和改進。
至今,對MUPS成因尚未達成一致。許多學者提出的理論認為醫學上無法解釋的症狀可能是心理創傷或心理困擾的反應。近代的理論則更加注重個體的人格與心理特徵。例如,焦慮或抑鬱的人,或者過度關注自身身體狀況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現這些症狀。對於某些MUPS,特別是那些與已認證的綜合症相關的(例如,慢性疲勞綜合症,纖維肌痛),各學科之間則對其病因存在廣泛的分歧。
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研究通常強調心理因素,生物醫學科學在免疫學和風濕病學等領域的研究則更傾向於生物因素。然而,在這片醫學的迷霧中,究竟有哪些因素主宰著MUPS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