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未來:程式化教學如何徹底改變教育模式?

在教育的歷史長河中,程式化教學(或稱程式化指導)作為一種基於研究的系統,深刻地影響了學習的方式。這一方法由多位應用心理學家和教育學者的研究指導,目的是幫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程式化教學的材料通常以教科書、教學機器或電腦軟體的形式呈現,其中的內容經過精心設計,按照邏輯的順序進行排列。

學習內容以小步驟或較大塊的形式進行展示,每一步完成後,學習者都會面臨問題考驗其理解力,並隨即得到正確答案,這意味著在每個學習階段,學習者都能進行回應,並即時獲得成果的知識。

早在1912年,愛德華·L·桑代克就預見了程式化學習的潛力。他曾表示,若有一種機械的奇蹟,能使書本僅在完成第一頁指示後才顯示第二頁,那麼許多目前需要個人指導的內容都可以通過印刷來完成。雖然桑代克並未發展此概念,但到了1926年,西德尼·L·普雷西製作了第一台教學機器,這台機器展現了實際教學的能力。

程式化學習的發展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展開,由於主要是徵募兵團,對於培訓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戰後所學的內容影響了教育與訓練,其中一種主要方法便是以影像作為團體訓練的工具。對於訓練影片有效性的研究隨之盛行,雖然影片在提供形勢的總覽方面表現出色,但在細節呈現上卻顯得較為無力。

1946年,耶魯大學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影片的段落中插入問題,並在學生回應後提供正確的答案,結果顯著提高了學生對影片的學習成效。

這一實驗顯示,學習者的主動回應和對活動的即時反饋,成為任何成功學習系統中的關鍵要素。普雷西的研究再度被人重視,程式化學習的概念逐漸成為教育界的焦點。

程式化學習的內涵

那麼,程式化學習到底增添了什麼呢?簡而言之,就是所謂的“刺激控制”,這是指教學材料本身。此外,程式化學習提出了一個完整系統,包括設定客觀且可量化的課程目標,進行前測和後測,以確保學習效果。教材需要根據實驗結果進行修訂,並按預定計劃進行編排。

主要的程式化學習系統

儘管曾有其他幾種系統被提出,但這裡將重點討論兩種最知名的方法。第一位是美國空軍的心理學家諾曼·克勞德,他的系統使用文本中的選擇題,並為每個選項提供反饋。克勞德稱之為“內在程式設計”,也被稱為“分支程式設計”。另一方面,行為主義者B.F.斯金納提出的程式設計更為人所知,他批評傳統教學方法的不當,並基於行為主義理論構建了一個“增強計劃”。

斯金納曾發表激勵人心的聲明,呼籲教育界 acept sweeping revision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s, claiming we are on the threshold of an exciting revolution in learning.

這兩種方法都注重個別學習者的需求,讓學習者以自己的步伐進行學習,並充分測試內容以找出問題所在,各自強調了明確的學習目標。

程式化學習的後續影響

這些理念後來被應用在其他教育領域,如開放學習及計算機輔助學習中。程式化教學的原則還影響了兒童電視工作室,幫助研發了《芝麻街》。另外,像《藍色線索》這樣的節目更是透過每集三次的測試,顯示出重複觀看能夠提升年幼觀眾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學習還是訓練?

「程式化學習」和「程式化訓練」兩者的原則和方法幾乎是相同的。當目標受眾為工業或軍事人員時,通常使用“程式化訓練”這一名稱,而對於學校和學院,則常用“程式化學習”。

不管用什麼名稱,這些方法都成功地將理念應用於各種教育主題上,相應地帶來了積極的效果。

隨著程式化學習的普及,許多教育者和研究者仍在探索如何在各個領域中最大化其潛力,這些方法在新技術的輔助下不斷進化。我們不禁思考,未來的教育將會如何被重新構想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Trending Knowledge

愛德華·桑代克的預言:他為何認為書本可以取代老師?
在教育歷史的長河中,對於學習方式的研究不斷推陳出新,其中「程式化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法,獲得了廣泛關注。這種方法基於應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促進了學習者的成功。想像一下,如果學習者能夠依靠書本而非老師來獲得知識,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教育體系? <blockquote> 愛德華·桑代克曾經說道,假如有一本書能夠依照學習者的進展自動顯示內
電影如何成為教學的秘密武器?二戰的訓練革命背後的故事!
在二戰期間,隨著對軍事訓練需求的日益增加,教育者和心理學家開始探索創新方法,以提高士兵的學習效率。其中,電影的應用成為了一個突出的突破口,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blockquote> 電影為訓練提供了合理的概述,但在詳細信息的傳遞上卻稍顯不足。 </blockquote> 早在二戰之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德基曾提出運用機械化手段來進行教學的概念。雖然他的想法沒有立即實現,但是他的理
為什麼即時反饋是成功學習的關鍵?探索程式化學習的奧秘!
在現代教育中,程式化學習作為一種系統化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關注。它的核心理念是在學習的每一階段提供即時的反饋,從而幫助學習者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保持動力與信心。 <blockquote> 「即時反饋使學習者能夠迅速修正錯誤,增強對知識的掌握。」 </blockquote> 程式化學習起源於20世紀初,最早的概念由愛德華·桑德克(Ed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