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是一種X-連鎖的神經系統疾病,專門攻擊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寡突膠質細胞。這種疾病源自於在主要髓鞘蛋白-1(PLP1)中的突變,造成髓鞘的缺失。髓鞘的作用是作為神經的絕緣層,而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會導致這一髓鞘的明顯減少。
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的主要特徵包括四肢運動的受限甚至消失、呼吸困難以及眼球左右移動的特徵。
這種疾病通常在嬰兒早期就會出現。最早的症狀可能是眼球震顫和肌肉張力低下等,隨著時間推進,病症的嚴重程度依突變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受此疾病影響的多數孩子能理解語言,並通常擁有某種程度的語言能力。
隨著病情惡化,患者可能還會經歷顫抖、協調問題和不自主運動等多種臨床表徵。
目前為止,尚未找到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的療法。大多數情況下,最嚴重的病患無法活到青少年,然而輕微的病症則有可能活到成年。神經學上的診斷通常依賴於磁共振影像(MRI)發現異常的白質,這通常會在1歲左右明顯出現。
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的治療研究正在逐步展開。最近一項臨床試驗,針對PLP1的反義寡核苷酸ION356預計於2024年初開始。這些努力是希望通過提升髓鞘生成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反映了科學界在面對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時不斷積極探索的努力。
此外,2019年的一項研究中,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學的保羅·特薩教授成功運用CRISPR和反義療法在小鼠模型中進行了治療。這樣的研究正在引領新一代療法的誕生,讓患者及家庭抱有希望。2022年,該大學與Ionis製藥公司簽署獨家授權協議,旨在進一步發展人類治療該疾病的方案。
隨著對PLP1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期待新的療法將能扭轉病程並改善患者的功能。
對於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的更深入的研究和治療策略仍在不斷探索中。這一過程中,不同的實驗室和研究人員不斷努力,開發出有潛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方法。儘管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持續的研究顯示出未來可能的希望。
我們一直在尋找新療法的希望,未來是否能真正改變Pelizaeus-Merzbacher疾病患者的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