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othrix schenckii,一種遍佈全球的真菌,最初是由醫學生本傑明·申克於1896年從人體標本中分離出來的。這種真菌通常存在於土壤中,以及生長在植物和腐爛植物材料上,例如泥炭苔。S. schenckii不僅能感染人類,也能感染動物,其病因是氣象學所稱的「玫瑰園病」,因其種子易於通過皮膚的切口或刺傷注入人體。雖然感染通常發生在身體健康者身上,但它罕見地危及生命,且可用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在自然環境中,它以絲狀菌絲的形式生長,而在宿主組織中,則呈酵母狀。
S. schenckii具有兩種形態,分別為絲狀和酵母狀。當在環境中或在25°C的實驗室中,S. schenckii便呈現出絲狀的形式。在顯微鏡下,其菌絲約1至2微米寬,分隔且橢圓形的孢子透明如玻璃,有時呈無色或深色。
當在37°C的環境中,無論在實驗室或宿主組織中,S. schenckii則呈現為酵母形態,其細胞為2到6微米長,外觀如香煙狀。
S. schenckii的分布雖然遍及全球,但某些地區如秘魯的發病率更高。此真菌通常是從植物和包裝材料中分離出來的,這使得園丁、園藝師和樹林工作者面臨較高的感染風險。此外,來自貓咪的咬傷或抓傷也可傳播此病,並在某些情況下導致疫情爆發。
這種病症最常通過輕微創傷進入人體,並影響皮膚屏障。皮膚型的最初症狀為小的皮膚病變,並有可能出現潰瘍或紅斑。而淋巴皮膚型的症狀通常會隨著淋巴管的傳播而出現。
分散性疾病是指真菌在體內擴散,這種情況通常僅見於免疫力受損的患者,並且往往是非常嚴重的疾病。
S. schenckii的感染通常以非特異症狀呈現,鑑於許多真菌在培養中被認為是污染物,因此對患者歷史的準確記錄非常重要。對這類患者的確診需依賴培養或分子測試進行確認。
抗真菌藥物是治療S. schenckii感染的主要方法。口服飽和碘化鉀溶液是過去有效的治療方法,雖然因其副作用和需要多次服用而被新型抗真菌藥物取而代之。
S. schenckii會在體內外合成黑色素,這是一種保護其免受氧化壓力及紫外線侵害的重要毒力因子。黏附因子和蛋白酶的產生也是S. schenckii致病的重要因素,這些會幫助真菌在宿主中的存活和擴散。
在免疫健全的宿主中,穩定的免疫反應能有效限制真菌的擴散。然而在免疫受損的患者中,則可能導致更嚴重的感染。同時,存活的S. schenckii可以減弱宿主的免疫反應,促進其成長。
雖然S. schenckii在環境中廣泛存在,導致一般人可能接觸到它,但在真正的危險上,主動接觸及保護措施仍然是預防感染的關鍵。那麼,隱藏於玫瑰中的這位「殺手」到底有多危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