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巴,互聯網的訪問問題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議題。儘管古巴政府在某些網站上實行封鎖措施,這些措施並不特別普遍,但限制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基礎設施的不足。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18 年的《網絡自由報告》,古巴被標記為「不自由」的國家,整體評分高達79(滿分為100,代表最不自由)。這一排名顯示出古巴的互聯網環境與中國、伊朗等國家的類似。
「古巴自2009年以來每年都被評為不自由,而自2006年以來,古巴一直被列為『互聯網敵人』。」
古巴的互聯網主要依托於從委內瑞拉連接的ALBA-1海底光纜。然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使得古巴在互聯網建設方面受到了美國制裁的限制,使得像Zoom這樣的某些平台無法訪問。此外,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於2022年拒絕了在古巴安裝潛水電纜的計劃,理由是國家安全考慮。
據報導,古巴政府使用Avila Link軟件監控公民的上網活動。通過代理伺服器轉發連接,政府能夠獲取使用者的用戶名和密碼。古巴大使米格爾·拉米雷斯曾辯稱,古巴有權「規範互聯網訪問,以避免駭客、竊取密碼」等行為。儘管古巴的互聯網過濾級別不像中國那樣嚴苛,但自我審查卻普遍存在。
所有計劃於互聯網上發表的材料必須先經國家連載出版物註冊處批准。公用網絡服務提供商不能給未經政府批准的個人提供訪問權限。儘管報告指出,許多外國新聞網站(如YouTube、Google等)在古巴並未被封鎖,但由於網速慢、技術過時,導致市民無法正常加載這些網站。
「互聯網接入被視為古巴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2018年的數據,大約有450萬人或39%的人口擁有互聯網接入,較2008年的160萬人明顯增加。儘管如此,古巴政府在互聯網的控制上仍然展現出高度的警慎和控制力。
古巴的互聯網接入由古巴電信公司(ETECSA)這一國有壟斷企業控制。居民通常需要購買30天或360天的賬戶來上網,而大多數居民只能使用低速且缺乏多樣性的國內網路。大部分古巴民眾透過公眾Wi-Fi、青年俱樂部等地訪問互聯網。加之經濟條件的限制,多數古巴人無法承擔家庭Wi-Fi的高額費用。
在2018年之前, 古巴的互聯網連接在咖啡館中會分為「國內」和「國際」兩種選擇。普通市民通常以每小時0.10 CUC的價格使用「國內」網,而「國際」則需支付1.50 CUC。在古巴,月薪普遍僅為25美元,無法承擔這樣的使用成本,使得大多數人寧願選擇便宜的國內網絡,從而承受高程度的審查。
在缺乏穩定的互聯網環境下,「El Paquete Semanal」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內容的交付途徑。不過,隨著2018年移動數據服務的推出,這一傳統模式逐漸失去活力。另一方面,古巴民眾也通過創建局部的網絡來逃避政府的監控,即StreetNets,這些由市民組成的網絡能夠讓人們在無需擔心干預的情況下互相交流和分享資料。然而,自我審查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任何涉及敏感話題的行為都可能導致使用者被禁止訪問網絡。
隨著古巴的互聯網環境逐漸變化,政府的干預與公眾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愈發明顯。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古巴的網絡使用者究竟能否擺脫束縛,享受更自由的資訊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