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疾病(MSDs)已成為現代職場的一個重大健康隱患,這些疾病不僅影響員工的健康,也對企業的生產力和經濟造成較大挑戰。根據研究,全球各地的職場都出現了相關病例,特別是在那些需要重複運動和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的行業中。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肌肉骨骼疾病的成因、診斷方法及預防措施,並呼籲每一位職場人士對自己的行為及健康負起責任。
肌肉骨骼疾病是指影響人體肌肉、骨骼及其相關組織的傷害或疼痛,這包括關節、韌帶、肌肉、神經和肌腱等。
肌肉骨骼疾病的成因多種多樣,主要可分為生物力學因素、個體差異、心理社會因素以及職業因素。在工作環境中,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會悄然造成健康隱患。
生物力學負荷,指的是進行工作時所需施加的力量、作用時間的長短及任務執行的頻率。許多職場相關的肌肉骨骼疾病主要源自重複的運動或不自然的姿勢。即使是那些不需要太大力量的活動,若經常重複也可能導致肌肉損傷。
每個人對於肌肉骨骼疾病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性別異常,例如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並且肥胖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風險因素,特別是對於下背部的問題。
近年來,心理社會因素也被認為是肌肉骨骼疾病的重要成因。一些研究表明,工作壓力、社交支持不足及工作滿意度低都會增加疾病風險。
改善工作滿意度可以減少17%到69%的工傷背部疾病,而提高工作控制可以降低37%到84%的工傷手腕疾病。
持續保持相同姿勢的工作方式,不論是站立、坐著或進行某些特定動作,都可能導致肌肉骨骼疾病。尤其在需要重複動作、重物搬運的行業中,這一風險更為顯著。
肌肉骨骼疾病的診斷通常依賴於自我報告的症狀及醫生的身體檢查。醫生需要了解病史,以及運動或工作中可能的危險因素,並通過物理檢查來找出疼痛來源。最近,一些機器學習算法也被用於通過3D運動捕捉系統的步態模式來診斷肌肉骨骼疾病。
預防肌肉骨骼疾病的首要步驟是識別風險因素。對於高風險群體,通過改變工作環境、工作流程及提供合適的休息與支持,可以有效減少肌肉骨骼疾病的發生率。
企業可以通過修改物理和心理社會環境來降低風險,例如重新安排工作站以提升效率,或是減少員工的重複性勞動時間。此外,管理層應當重視休息時間的安排,以降低員工面臨的風險。
合適的人體工學設計不僅需要匹配工作者的身體能力與工作任務,還要考慮工具的使用及動作執行的效率。採用正確的搬運技巧和適當的設備能顯著降低肌肉骨骼疾病的風險。
正確的姿勢能夠減少肌肉及關節的壓力,降低受傷的幾率,是防止肌肉骨骼疾病的關鍵。
根據統計,肌肉骨骼疾病是全球第二大致殘疾的原因。在美國,僅在2004年就有超過1600萬人因為拉傷、扭傷而接受治療,註解出治療肌肉骨骼疾病的成本高達每年超過1250億美元。隨著全球老齡化,這一現象將更加普遍。
在職場中,肌肉骨骼疾病也成為最常見的健康投訴之一。2019年,在英國約有480,000名工人受到這種疾病的困擾,這已經成為職場中醫療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這樣一個隱藏在日常工作中的健康威脅,我們能否從根源著手,通過自我認識和積極的預防措施,來減少肌肉骨骼疾病的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