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醫療環境中,轉型護理成為了確保病人安全的一項重要策略。隨著患者從一個醫療環境轉移到另一個環境,或在回家時,轉型護理的協調與持續性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對於年長患者和具有複雜健康需求的患者來說,轉型護理能夠有效減少醫療錯誤和溝通失誤的風險。
轉型護理是一套確保健康護理協調和持續性的行動,當患者在不同位置或同一位置的不同護理水平之間轉移時,能夠有效協調不同醫療工作者的行動。
根據美國老年醫學學會的定義,轉型護理包括對患者的全面護理計畫及對健康護理從業人員的培訓,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掌握患者的目標、偏好和臨床狀況。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準備安排和教育患者及其家庭外,還必須強調不同醫療專業人士之間的溝通協調能力。
轉型過程中,對於那些複雜的醫療需求患者,尤其是年長患者來說,他們的健康結果可能因藥物錯誤和醫療提供者之間的溝通失誤而受到影響。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患者從住院轉至下一個護理環境的過程,尤其是從醫院到亞急性護理機構或是回家,這樣的轉型過程若管理不當會導致症狀的持續或再發,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的嚴重後果。
不良的患者結果包括症狀的持續或再發、臨時或永久的殘疾,及死亡等。
醫療資源的使用對那些經歷不良轉型護理的患者來說,通常是回到急診部或再住院的高風險情境。隨著醫療支出的持續上升,病人、提供者及政策制定者越來越重視如何限制由於可預防的再住院所引發的不必要資源利用問題。
持續性健康護理是指在患者接受醫療服務時,這些服務之間的連貫性和連接性,而這主要依賴於信息流通的質量和護理的協調性。不同類型的護理人員對持續性健康護理的理解可能各異,且可以分為幾個方面:
隨著多個醫療環境的轉變,確保護理的無縫連接是一種理想狀況。
醫療錯誤的分析通常揭示了護理的多個斷層,而這些斷層卻並不常導致事故的發生。加強對醫療提供者能力的理解與支持,有助於提升病人的安全性。
在患者出院後,他們往往不明白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或在出現問題時應該聯繫誰。不當的護理轉型將會給患者和其照護者帶來身心上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患者偏好或個人目標在不同護理設置中可能無法有效傳達,導致護理計畫出現漏洞。
最理想的狀況是,每位患者的主治醫生能在所有醫療過程中負責,但這在現實中往往難以實現。
儘管如此,仍然有證據顯示,若患者能與家庭醫生保持持續的聯繫,便可降低急診和住院的需求,並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轉型介入措施(Care Transitions Intervention, CTI)是一種指導患者在健康狀況變化後重新恢復自我照護的輔導方法。這種方法旨在使患者掌握如何管理自己的藥物、健康信息,並理解應在何種情況下聯繫醫療提供者,從而提高他們的主動性。根據研究,這種輔導措施在患者出院後的前30天進行的情況下,能顯著減少住院再入的比率。
參加CTI方案的患者在出院後30、90及180天的再住院率下降了20%至40%。
最後,隨著醫療環境的演變及轉型護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如何確保醫療過程中的溝通和協調能有效執行,以達到優質的患者安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