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醫學的發展,自體幹細胞療法正日益受到注目,尤其是在治療失明和視力受損方面。近年來,對於角膜幹細胞缺乏症(LSCD)的研究讓人們看到了希望,這種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由於眼部創傷、化學燒傷或感染等原因導致的,而幹細胞療法則是一種有潛力的治療方案。
角膜幹細胞有助於再生整個角膜上皮,並且防止結膜上皮細胞移動至角膜表面。
角膜幹細胞(Limbal stem cells,LSCs)位於角膜邊緣的基層上皮中,具有緩慢的更新率和高增殖潛力,能有效維持角膜的健康。在正常情況下,角膜幹細胞會不斷替換因流淚而喪失的角膜上皮細胞,確保角膜的透明度和功能。
LSCD可能源於多種因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多因基因或發育異常所致,而繼發性則來自外部環境對幹細胞的損害,如化學或熱燒傷等。對於LSCD的早期症狀,患者可能會經歷眼睛不適、視力模糊及對光的敏感等情況,最終可能導致失明。
角膜幹細胞缺乏症可能導致結膜化、角膜血管化及視力受損等一系列症狀。
對於LSCD的治療首先需要控制炎症並促進健康的角膜上皮修復,常見的初步治療包括使用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局部類固醇和自體眼藥水等。然而,當角膜表面穩定後,則需要通過外科手術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手術方案包括部分的序列性結膜上皮摘除術以及自體或同種異體的角膜幹細胞移植等。
自體角膜幹細胞移植(CLAU)能有效避免免疫排斥,但會對供體眼睛帶來風險。
簡單角膜上皮移植技術(SLET)及培養角膜上皮移植(CLET)均為新興的治療方法。SLET技術自健康眼轉移上皮組織至受損眼,而CLET則是從健康的角膜取樣,經過實驗室培養後進行移植,這種方法有助於克服傳統移植的某些問題,如供體眼的傷害風險。
最近的臨床試驗證實了自體CLET在角膜幹細胞缺乏症的治療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無疑在視力恢復的治療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2015年,歐洲委員會批准了自體培養角膜上皮移植,成為全球首個獲得批准的幹細胞治療。
隨著全球對於幹細胞療法的研究與應用不斷深入,我們或許能更好地理解這項技術在視力恢復上的潛力。未來,我們是否能夠完全改變失明患者的命運,讓他們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