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斜視(exotropia)是一種斜視形式,特徵是眼睛向外偏移。這種狀況和內斜視(esotropia)相反,通常伴有更嚴重的軸向偏差。由於外斜視患者常常經歷重影,這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面臨著挑戰。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間歇性外斜視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狀況,而「感覺性外斜視」則出現在一隻眼睛的視力較差時。
當雙眼正確對齊並瞄準同一目標時,視覺部分的腦部會將來自兩隻眼睛的圖像融合為單一影像。
而當一隻眼睛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下偏移時,腦部會接收到來自兩隻眼睛的不同圖像,導致無法融合兩個影像。這種現象不僅造成深度知覺的喪失,還削弱了雙眼視的能力。外斜視來源於希臘文的「exo」(向外)和「trope」(轉動)。
外斜視的最早徵兆通常是明顯的眼睛向外偏移。這種情況可能最初是間歇性的,通常在孩子夢想、感覺不適或疲倦時出現。當孩子看向遠方的物體時,這種偏移可能更加明顯。眯眼或經常揉眼睛也是外斜視常見的表現。
在兒童中,因為大腦可能會忽略來自偏斜眼睛的圖像,所以通常不會主動提到看到重影的問題。
這種情況被稱為「抑制」,隨著外斜視的進展,眼睛可能開始在近距離物體和遠距離物體上都出現向外的偏斜。如果不加以治療,眼睛可能會持續向外偏斜,會導致雙眼視或立體視的喪失。
外斜視的具體原因尚未完全了解。眼睛運動由六條肌肉控制,其中四條負責上下運動,兩條則左右運動。所有這些肌肉必須協同工作,才能讓大腦看到單一影像。當一條或多條肌肉無法正常工作時,就會出現斜視。
一些研究指出,擁有外斜視的兒童在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時,其發病率是一般人群的三倍。
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包括眼睛運動評估以及內部眼球結構的評估,可以幫助眼科醫生準確診斷外斜視。雖然眼鏡、貼膏療法及視覺練習等方法在某些兒童中可能有所改善,但通常需要手術來進行根本的矯正。
常見的外斜視形式之一是「會聚不足」,這種狀況對正規的視力治療非常有效。該症狀的特徵是在看近物體時,雙眼無法協同工作,通常導致一隻眼睛偏向外側。
手術矯正外斜視的過程涉及在眼睛覆蓋組織上做小切口,以到達眼肌,然後重新定位適當的肌肉,讓眼睛能正確運動。
這項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恢復時間相對較快,大多數人在幾天內可以恢復正常活動。手術後,許多患者可能需要配戴矯正眼鏡,並且在許多情況下,稍後可能需要進行再次手術,以確保眼睛持續保持對齊。
那麼,在個體的視覺健康中,基於外斜視所進行的手術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