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國家農村生計任務(NRLM)自2011年推出以來,已經成為了減貧和促進自我就業的重要方案。該計劃主要目的是通過自助小組(SHGs)來組織貧困社群,並協助他們發展自我就業能力。隨著全球面對貧困問題的挑戰,自助小組的模式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值得深入探討。
NRLM 是對先前計劃——黃金通達農村自雇計劃(SGSY)的重新調整,目的是為了克服舊計劃中的不足。該計劃的核心在於形成小組並協助其開展創業活動,然而早期的自助小組並未如預期般成功。
NRLM 的實施根據三個支柱運作:提升和擴展貧困人群現有的生計選擇、為市場外的就業機會培養技能、以及培養自僱及創業者。這個計劃的核心在於為貧困人群提供所需的資本、技術知識、技能和市場聯繫等支持。
自助小組的目的是為了開創空間,使貧困人群能夠共同面對挑戰,並在經濟上實現自給自足。
通過設立的支持結構,NRLM 不僅能夠加強貧困社群的組織平台,還能促進其成員的財務服務、產品和生產技術的提升。該計劃試圖通過提供技能發展來幫助貧困青年,輔導他們匹配職務要求,以便找到有良好報酬的工作。同時,對於自僱及創業導向的貧困人口,將提供必要的技能及財務聯繫,促進微型企業的成長。
NRLM 的需求驅動策略允許各州制定他們自己的基於生計的減貧行動計劃,重心放在成果及時間綱要的交付上。這種靈活性意味著貧困人群能夠駕馭這一行動計劃,確保其需求被滿足。
當計劃由底層自我主導時,所有的努力都是動態的,並能夠持續調整以反映實際的需求和挑戰。
儘管 NRLM 是一個重要的減貧計劃,但專家指出其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者如馬爾科姆·哈珀指出,自助小組面臨的幾個挑戰包括:建立小組的過程耗時,並且可能會排斥那些渴望創新和冒險的個體;男性的團隊合作往往比女性差,可能會影響小組的穩定和效率。
在印度的某些州,如安德拉邦和喀拉拉邦,自助小組計劃產生了顯著的成效,這是由於當地政府的專業員工有著良好的支持與長期的任期。然而,這種成功未必能夠複製到所有地區,因為每個州的條件和資源可用性均不相同。
自助小組的成功不僅依賴於外部的支持,更需要內部的動力和貧困人群的自我覺醒。透過這樣的集體行動,有可能改變許多人的生存狀況,並逐步邁向擺脫貧困的道路。但問題仍然存在,這種模式是否能夠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社區與文化中,以進一步降低全球的貧困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