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醫學中,尋求無藥物的疼痛緩解方案變得越來越普遍。轉經皮電神經刺激療法(TENS)便是一項令人矚目的選擇,它通過對神經施加輕微的電流來治療各類疼痛。這一技術自1970年代問世以來,已多次被研究並應用於臨床,然而,對於其療效的理解和應用卻仍然存在着爭議。
TENS設備的基本結構通常包括兩個或以上的電極,這些電極 通過導電膠片與皮膚相連。這些便攜式設備能夠調整脈沖的頻率和強度,通常在高頻(>50 Hz)或低頻(<10 Hz)範圍內運作。TENS的工作原理主要有兩個方面:刺激與疼痛感知相關的神經,並促進內源性止痛物質的分泌。
TENS已被廣泛應用於急性和慢性疼痛的緩解,但其在不同病症中的有效性評估卻時常存在爭議。
TENS在治理急性和慢性疼痛方面展現出一定的潛力。它通過降低脊髓背角神經元的敏感性,以及提高γ-氨基酪酸(GABA)和甘氨酸的水平來達到疼痛緩解的效果。儘管一些系統評估和隨機對照試驗顯示,TENS在某些情況下的確能帶來疼痛緩解,然而,由於缺乏高質量的研究,這些結果往往並不一致。
對於近期受傷或手術後的患者,TENS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比安慰劑更有效,但這方面的證據仍然薄弱。
有研究顯示,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患者使用TENS受到了一定的益處。然而,對於頸痛及下背痛等特定疾患,最近的學術評估未能發現明顯的療效。
對於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TENS可能會對疼痛有所幫助。然而,截至2015年,對幻肢疼痛的療效仍未有大規模隨機對照研究來證實。
早期的研究顯示,TENS在手術後及分娩疼痛上的療效不顯著,但後來的研究則表明,TENS對於分娩疼痛有較為積極的效果,甚至能延長患者尋求其他鎮痛藥物的時間。
TENS設備可以根據不同的療效需求而選擇。有些設備專注於低頻刺激,而另一些則能適應於高頻或混合頻率的治療需求。
TENS整體上被認為是安全的,但對於某些群體如植入了電子裝置的患者,則需要格外謹慎。
例如,心臟起搏器患者及癲癇患者應避免使用TENS,因為電流可能會干擾他們體內的電子設備。此外,對於懷孕婦女及某些皮膚疾病患者,也應謹慎使用。
儘管TENS被認為安全,但仍有患者可能遭遇皮膚癢或輕度紅腫等副作用。有些使用者對所感受到的刺激感也表達過不適。
目前關於TENS的多項臨床研究表明,該技術在管理痛症方面仍需進一步的探索和證據支持。未來的研究應該集中在提高研究質量和樣本數量上,以更清晰地了解TENS的療效。
在這個充滿靈活性和創新的醫療領域,TENS是否真的能成為更多患者的疼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