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至2月4日,一個來自中國的高空氣球飛越了北美的空域,路線包括阿拉斯加、西部的加拿大以及美國本土。當這個氣球於2月4日被美國空軍在南卡羅來納州沿海的美國領土水域擊落後,相關的殘骸被送往維吉尼亞州的FBI實驗室進行分析。隨著對殘骸的初步分析報告,相關的美國官員指出此氣球攜帶了情報收集設備,但似乎並未將任何信息傳回中國。在這次事件中,美國總統喬·拜登描述該氣球所攜帶的間諜設備相當於兩節貨車的大小,但也表示這不是一次重大違規事件,中國領導層似乎並不知情。
「這個氣球的存在被視為對美國主權的侵犯。」
根據美國政府的資訊,該氣球具備機動性的螺旋槳,並從海恩海南的發射地點發射後即被偵測。美國官員表示,這個氣球曾在更多於40個國家上空飛行過。但與典型的氣象氣球相比,其飛行路徑和結構特徵顯示出了明顯的不同。2023年6月的消息透露,該氣球配備了用於地理定位通訊信號的天線和其他設備。
在這一事件發生之前,美國與中國的緊張關係已經達到近幾十年以來的高點,原因是有關中國間諜活動的指控增多,以及在軍事與經濟領域的日益競爭。隨著這一氣球的出現,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決定推遲一場期待已久的對北京的外交訪問,加拿大方面也因此召見了中國大使。
2023年12月,NBC新聞報導稱,根據美國情報官員的說法,該氣球使用了一家美國商業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進行通訊,主要用途是為了導航。隨後,在北阿拉斯加、育空地區及湖休倫上又有三個高空物體被偵測並隨後擊落,經過評估發現與中國無關。
氣球在觀察戰場和指揮火炮方面一直被視為有價值的工具。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氣球的使用達到了巔峰,隨後被逐漸取代為飛機。在冷戰期間,美國曾在中國及其他東方社會國家發射數百個高空氣球,名義上是為了進行「氣象調查」,但實際上是為了收集對方核能力的情報。這引起了他們的強烈抗議。儘管氣球主要被偵查衛星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所取代,但其低製造和部署成本的優勢仍難以被忽視。
「這次事件增強了美國對中國所謂的軍民融合的懷疑。」
中國也認識到趕上這一領域的重要性,其軍事出版物已經強調利用氣球來評估敵方空中防御系統的早期警告與反應能力,同時增強自身的防衛能力。過去,中國的氣球被懷疑出現在美國空域內,噴發監視的事件時有發生。
隨著氣球的下墜及之後的清理行動,美方通過回收的殘骸進行了深入分析,對潛在的安全威脅進行評估。美國國防官員再次強調,這個氣球攜帶的技術並不具備能對美國構成實際威脅。在二月的時候,美國關閉了南卡羅來納的空域,同時調度了各類軍用航空器進行監視與籌備行動,在击落氣球的過程中,還可謂是多方的合作行動。
該事件不僅突顯了自身在軍事和情報收集能力上的不足,還進一步引發對未來國際關係的深入思考。在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國家間的信任如何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