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電力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但你是否曾考慮過電流對人體的潛在威脅?每年在美國,超過30,000人受到電氣傷害,其中約1,000人因此喪生。這些數字背後,隱藏著電擊所造成的各種嚴重後果與潛在危險。
電傷,或稱電擊,指的是由於與電流直接接觸而對皮膚或內部器官造成的損傷。受傷的嚴重程度取決於電流的強度、組織的阻抗及接觸的時間。微小的電流可能不會被察覺,或者僅僅產生輕微的刺痛感;然而,強烈的電擊則會引起肌肉痙攣,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導致關節脫位或骨折。
「電流能夠干擾神經系統,特別是心臟和肺部的控制,造成深遠的影響。」
電流通過人體時,由於電阻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嚴重的燒傷。當電流通過手部時,常會引起不自主的肌肉收縮,使受害者無法輕易鬆開手部肌肉,更增加了燒傷的風險。
使用家庭電源(如110V或230V,50Hz或60Hz交流電)時,經過胸部超過一秒鐘的電流,至少需30毫安的電流便可能引發心室顫動。而如果電流以直接電流(DC)的形式流入,則需90至130毫安的電流才能達到同樣效果。
「心室顫動如果不迅速得到除顫治療,通常是致命的,因為心臟肌肉纖維會失去協調,無法有效地泵血。」
電流還可能對神經系統造成干擾,尤其是在心臟和肺部的控制方面。無死亡的電擊也可能在電流進入身體的部位造成神經病變,神經系統的症狀可能會立即出現,也可能在數天至數年後延遲。
電傷可能導致多種精神健康問題,常見的徵兆包括抑鬱、焦慮障礙及其他行為變化。即使電流未經過頭部,受害者的情緒穩定性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根據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局(OSHA)的資料,80%的電傷都是由於電弧故障引起的。電弧閃光所產生的熱量可能導致嚴重燒傷,特別是對於未受到保護的皮膚,並可能造成骨折或內部器官損傷。
電傷後的治療措施可能包括心肺復甦、止痛藥、傷口管理和心律監測。若患者無明顯症狀而且沒有潜在的心臟問題,則不需進一步檢測;而如有症狀,則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心電圖檢查和血液檢測來確認心臟健康狀況。
預防電傷是國家電氣規範的重要目標。使用低電壓系統、一流的絕緣材料,以及在戶外或潮濕地區使用剩餘電流裝置(GFCI)都能降低電擊的風險。此外,定期檢查電氣設備,並在特定場所使用隔離電源系統,也是防止事故發生的有效措施。
電流無處不在,其潛在的危險與影響甚至超過我們的想像。當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保護自己免受電擊危害的必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