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發育不全症(HLHS)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缺陷,其左心側部發育不全,無法支持全身血液循環。根據估計,它大約佔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2-3%。早期徵兆包括餵養不良、藍紫症和四肢脈搏微弱。這病因被認為是多因素的,可能來自於基因突變和心臟內血流改變的缺陷。這涉及到的心臟結構包括左心室、主動脈、主動脈瓣或二尖瓣,最終導致全身血流減少。
據估計,HLHS在美國每3441名出生的嬰兒中會有1名受影響,每年約1025名新生兒會出生於此情況。
HLHS的發生率在美國約為每3441名活產中有1名受影響,或每年約1025名活產。它被認為是在所有先天性心臟病中最常見的單心室缺陷。在性別分佈上,男嬰的發生率約為女嬰的1.5倍。最近的系統評估發現,HLHS的流行率有所下降,從1995至1999年的0.689/1000下降至2010至2017年的0.475/1000,這被認為與產前檢測和後續妊娠的產前諮詢改善有關。
隨著動脈導管的關閉,左心心臟嚴重發育不全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藍紫症和呼吸困難,進而可能導致心源性休克和死亡。早期症狀可能包括餵養不良或對氧氣給予無反應的青紫。外周脈搏可能微弱,四肢觸感冷。HLHS經常伴隨低出生體重和早產。在有小型房間中隔缺損的新生兒中,所謂的「限制性」缺損使氧合血液與去氧血液混合不足,這些新生兒迅速出現失代償並發生酸中毒和青紫。
HLHS病人中,95%的未經治療的新生兒在生命的前幾周內死亡。
HLHS大多數是散發性,即在沒有家族病史的患者中出現。一些情況可能具有基因成分,因為HLHS已被證明具有遺傳性,與特定基因突變有關。可能的促成因素包括子宮內梗塞、感染變化和選擇性左心室心肌病變。
在沒有延長生命的干預情況下,HLHS是致命的,但通過干預,嬰兒或許能夠存活。心臟外科醫生可能會進行一系列手術或全心臟移植。手術管理已成為美國的標準護理,但其他國家的健康系統則可能採取更保守的方式,如以終止妊娠或在分娩後進行安寧照護為主。
HLHS的外科手術複雜且需針對每位患者進行個別化評估。當前,嬰兒需經歷分階段重建手術或心臟移植。各階段手術包括諾伍德手術(Norwood procedure)、格倫手術(Glenn procedure)和方丹手術(Fontan procedure),分別在嬰兒出生後不久進行,三到六個月後以及兩至五歲之間進行。
經歷手術後,許多HLHS的兒童通常在神經發展或運動方面有延遲,並且成年後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至於未來的幹細胞治療,已有一些前瞻性研究探索相關技術,這些研究對於HLHS患者的未來前景至關重要。
70%的HLHS患者在接受三階段手術後可能活到成年,但對於這些患者的長期影響仍需進一步探究。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HLHS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仍然面臨著持續的健康挑戰。醫療界如何進一步關注這些患者的心臟功能,並改進他們的生活質量,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