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聯的解體,原本被冷戰的對抗掩蓋的核武器威脅浮出水面。當時,數以百計的核材料和武器在俄羅斯及其他新獨立國家(NIS)中失去了有效的監控和保護。隨著原有保護系統的削弱,美國開始關注這一危機,並透過物質保護、控制與核查(MPC&A)計畫進行應對。這項工作至今仍是美俄合作的重要一環。
MPC&A系統旨在保護核材料不被盜竊或挪用,並在發生此類事件時進行偵測。
MPC&A系統的主要元素包括:
根據能源部的估算,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和新獨立國家擁有603公噸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材料,這足以生產41,000個核裝置。這些材料的安全狀況隨著蘇聯時期的保護系統弱化而變得相當脆弱。
「安全系統在政治和經濟動盪的影響下,大幅削弱。」
1992年,美國國防部開始著手於美俄之間的政府間合作計畫,而MPC&A的正式合作則始於1993年9月2日。初始的$10百萬資金被撥出,專門用於推動這一合作。
1995年,美俄達成共同努力,在五個核材料加工場進行MPC&A。
然而,由於官僚主義及對於核秘密的顧忌,這項合作的進展受到了很多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項目最終被合併進入能源部的實驗室對實驗室的合作計畫。
在MPC&A的初期合作中,美俄雙方的焦點主要放在低濃縮鈾(LEU)設施上的示範項目,以建立信任。1994年,能源部推出了一項「實驗室到實驗室」計畫,旨在促進美國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核機構間的合作。
「在1994年,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與俄羅斯科學家持續進行MPC&A控制方面的非正式討論。」
此後,雙方簽署了多項合同,以推進MPC&A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本項合作的成果不僅有助於提升核材料的安全性,同時也促進了雙方在核技術領域的信任與透明度。
此外,能源部還推出了一系列計畫,以鼓勵俄羅斯的核科學家不將其知識出售給其他國家。其中的「擴散防止倡議」(IPP)資助了非軍事應用領域的專案,並與美國企業合作以推動商業化。這項目每年獲得約20至30百萬美元的經費支持。
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MPC&A合作計畫,代表着在後冷戰時期對核威脅的具體應對。無論是透過政府之間的合作還是國家實驗室的交流,這些努力都旨在確保核材料的安全。隨著全球核安全環境的變化,這些合作行動的成效仍值得反思與檢討。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局勢下,是否還存在其他潛在的核威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