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的美國,當時的藝術家喬治·卡特林不僅以其精湛的畫作聞名,更是第一個提出「國家公園」概念的人之一。他的藝術生涯充滿了對美洲原住民生活的深刻觀察和描繪,這些作品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然美和生物多樣性的敬畏。卡特林在1832年對達科他州的旅行中,強烈感受到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面臨的威脅,於是他向政府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建立一個國家公園,來保護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
「國家的公園,容納人與野獸,展現自然之美的壯麗。」
隨著卡特林的這一預言,國家公園的概念開始萌芽。1872年,美國成立了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這不僅是卡特林想像的實現,更是對未來環境保護的一種前瞻。這一歷程反映了人們漸漸意識到自然環境的重要性,並開始嘗試以法律和制度來保護它們。
美國國家公園服務(NPS)的成立,正是繼承了卡特林的理念。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公園服務法》,正式成立NPS,明確負責管理所有國家公園及其他定位的自然、歷史性及娛樂性地區。這一機構的成立可以說是對卡特林早期建議的最好回應,是對公共觀賞與教育需求的滿足。
「保護自然和歷史的完整性,並提供人們使用和享受這些地方的機會。」
由於卡特林在生前的提倡,許多後來的運動者,如斯蒂芬·馬瑟等人,將目光投向自然保護,並倡導成立專門的機構來管理這些土地。這場運動的貢獻不僅在於建立法律框架,還為當代環保運動奠定了基石。今天,NPS管理的土地覆蓋約8500萬英畝,並且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護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卡特林的影響下,保護自然變成了一種國家的責任,這一理念也在1963年推出的《萊對報告》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這份報告將生態系統管理的理念進一步細化,使之成為國家公園資源管理的指導原則。一直到今天,這些原則依然在指導著國家公園的管理和保護,尤其是在面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破壞的挑戰時。
近年來,NPS也意識到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並在2021年推出了「抵抗-接受-指導」(RAD)框架,為21世紀的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這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卡特林所倡導的保護理念,並將其現代化,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挑戰。
「管理變化,面對不確定性。」
國家公園不僅僅是風景名勝,更承載著潛在的生態學和文化資源。它們是我們的歷史見證,也是未來的希望。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認識的加深,我們能否回顧喬治·卡特林的呼籲,在當今社會中找到平衡點,進一步推進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