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擁有全球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數量達到2.12億人,佔全球患者總數的約26%。這一現象引起了公共健康專家的關注,尤其是考慮到印度的飲食習慣如何影響糖尿病的流行。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202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達到4.63億人,其中印度佔了7700萬。
在印度,1型糖尿病相對少見,大約90%至95%的糖尿病患者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儘管糖尿病的典型風險因素通常包括肥胖,但印度有顯著比例的患者即使BMI未超過25也會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這讓専門醫療人員不得不思考,這是由於什麼樣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所導致的。
200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印度2型糖尿病的流行與工業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變化密切相關。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這一切都伴隨著他們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劇變。城市居民攝入的能量主要來自動物脂肪,占比達32%,相比之下,農村居民的這一比率僅為17%。這種飲食模式不是單一的因素,而是與許多社會經濟條件交織影響,共同促進了糖尿病的蔓延。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印度的糖尿病患者增長顯著。從1990年的2600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6500萬人。根據2019年衛生與家庭福利部發布的國家糖尿病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調查報告,50歲以上的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率為11.8%。而50歲以下的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流行率為6.5%。這些數字呈現出明顯的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差異,城市地區的糖尿病患者數量常常高於鄉村地區。
根據報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5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中,受影響的比例達到16.9%。
同時,高達2%的印度居民死於糖尿病,這使得糖尿病成為很多人健康的隱形殺手。該病的高發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和流行病學較為發達的州,如泰米爾納德邦和喀拉拉邦。這些州因擁有多個研究機構而在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上處於領先地位。
在過去三十年中,印度糖尿病所造成的死亡和殘疾調整生命年(DALY)負擔已經增長了一倍多。根據全球疾病負擔數據視覺化,2019年印度糖尿病的死亡率為每10萬人19.64,DALY為每10萬人919.02。這一數據顯示,糖尿病對公共健康的影響是深遠的。
BMI過高被認為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佔糖尿病DALY的36%。
除了高BMI,飲食因素、煙草消費、低體力活動和酗酒等都是影響糖尿病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不僅需要政府層面的改變,更需要整個社會重新思考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
由於大多數糖尿病病例為2型糖尿病,印度政府自2010年以來啟動了「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中風預防與控制國家計劃」(NPCDCS)。該計劃旨在通過醫療體系的各個層面進行糖尿病的早期篩查,以早日發現病例。
據估計,印度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花費大約₹10,000(約合美金120)的醫療費用。
除了政府的介入,印度還嘗試使用信息技術來促進糖尿病的預防。例如,通過使用簡訊(SMS)來激勵那些血糖異常的患者進行生活方式的改變。其中一個研究顯示,相較於僅接受標準護理的患者,該方法將風險降低了36%。
印度糖尿病預防計畫是一項為期三年的隨機對照試驗,旨在通過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干預來預防高風險 Individuals 2型糖尿病的發展。研究指向,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使用二甲雙胍等藥物的干預對於控制高風險個體的糖尿病發展都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
面對這一高發病率,印度的衛生政策和社會對策都將持續探討與努力。人們不禁要思考,隨著全球飲食習慣的變化,印度的糖尿病問題是否將成為其他國家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