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海牙大會的秘密:為何導致了激烈的分裂與對抗?

1872年,國際工人協會(IWA)在海牙召開的第五次大會,成為了左翼政治運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分岐點。海牙大會不僅是該協會理念與策略的總結,更是激烈分裂與對抗的根源。這一事件的背景及其後果,至今仍值得深入剖析。

國際工人協會成立於1864年,旨在團結社會主義、社會民主、共產主義及無政府主義等不同流派的工人運動。

海牙大會的背景

國際工人協會自創立以來,就面臨著不同政治觀點的衝突。大會召開的時期,正值巴黎公社失敗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的重大挫折與反撲。馬克思主義與無政府主義之間的裂痕,在這一時期逐漸顯現。

“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掌握政權,其領導人最終會和他們反對的統治階級一樣腐化。”——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

海牙大會的重要決議

在1872年的海牙大會上,馬克思主義的領導地位受到強調,但這種集中制的控制方式遭到了巴枯寧及其追隨者的強烈抵制。他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將會削弱工人運動的基礎,導致未來的獨裁。大會的結果,使得巴枯寧和他的一些盟友被驅逐出協會。

裂痕的加深

隨著巴枯寧與其支持者的被驅逐,一場激烈的分裂開始發酵。1872年9月,無政府主義者在瑞士聖伊梅爾舉行了自己的會議,宣稱自己才是國際工人協會的正統繼承者。

“聖伊梅爾國際的成立標誌著無政府主義者與馬克思主義者之間的根本對立。”

對抗的蔓延

在伊比利亞半島,無政府主義者逐漸控制工人運動,而馬克思主義者則嘗試透過新組建的馬德里聯盟來削弱無政府主義者的影響力。這場鬥爭不僅是理論上的碰撞,更是分裂後的組織對抗,影響了兩個國家的社會運動及其未來的發展。

歷史的評價

回顧1872年的海牙大會,可以看到這一事件如何成為工人運動歷史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對立,不僅重新定義了工人民族解放運動,也使得兩者的支持者在未來的幾十年中,數度進行直接對抗。

“海牙的議程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一次辯護,更是對無政府主義的重大挑戰。”

結論

雖然1872年的海牙大會在今日看來似乎是一個昔日的回憶,但它所引發的波瀾卻在數十年後仍在影響著工人運動的形式與理論基礎。這場激烈的分裂與對抗在當時的社會政治格局中至關重要,努力理解這一歷史現象,我們應該思考:今天的工人運動是否也面臨著類似的分歧與挑戰?

Trending Knowledge

卡爾·馬克思在第一國際中的角色:他究竟帶來了什麼影響?
1864年成立的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 IWA),是由各種不同的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團體及工會組成的全球性政治聯盟。作為工人階級及階級鬥爭的代言人,該組織在短短的十二年間,對全球勞工運動以及社會主義運動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這個過程中,卡爾·馬克思的參與與思想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國際工人協會的創建背後:1864年倫敦會議有何驚人故事?
1864年,隨著社會主義與勞工運動的興起,工人開始尋求更強大的國際聯盟來抵抗不公的社會結構。在這一背景下,國際工人協會的成立標誌著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該會議在倫敦的聖馬丁大廳召開,吸引了來自歐洲各地的工人和社會主義者,展開了一系列激烈的討論與爭辯。 <blockquote> 1864年9月28日,來自不同國家的工人們在倫敦的聖馬丁大廳集會。 </blockquot
第一次國際的成員多樣性:不同政治派別如何在一個舞台上碰撞?
1864年,在倫敦聖馬丁霍爾的工作人員會議上,來自不同國家的工人們齊聚一堂,標誌著國際工人協會(IWA)的誕生。這一政治國際的目標是統合各種左翼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共產主義及無政府主義的團體與工會,以期聯合工人階級,在階級鬥爭中彼此支援。 <blockquote> 「第一次國際的成立象徵著不同意識形態的工人階級團結,一場思想與行動的碰撞即將展開。」 <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