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異常(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簡稱CAA)是指冠狀循環系統的變異,影響到的群體不足1%。這些醫學上的瑕疵可能會導致胸痛、呼吸急促及昏厥等症狀,甚至心臟驟停可能是患者首次出現的臨床表現。不同類型的冠狀動脈異常有著不同的潛在風險,可能導致突發性心臟死亡,令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冠狀動脈提供心肌的血液與養分,而異常的冠狀動脈可能影響這一供應,最終影響心臟的健康。」
冠狀動脈是供應血液和養分給心臟肌肉(心肌)的血管,主要起源於主動脈的開口處。在正常的解剖學中,主要有三條冠狀動脈:右冠狀動脈(RCA)、左前降支(LAD)和左迴旋動脈(LCx)。這些血管的直徑會逐漸減小,並負責供應不同心肌區域的血液。
冠狀動脈的異常需要與常見的正常變異進行區分。正常的特徵是在人群中觀察到的超過1%的形態特徵,而冠狀動脈異常則是在人群中出現的比例低於1%,其可能導致功能障礙。
某些冠狀動脈從對側竇起源的異常與突發性心臟死亡存在重要的臨床關聯,尤其當其伴隨有內壁路徑時。這種狀況讓冠狀動脈在心臟的血流受到壓迫,導致其內徑縮小,心肌的供血能力下降。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胸痛、心悸和暈厥等症狀。
大多數冠狀動脈異常可能在多年內隱匿無症狀,首次臨床表現往往是突發的心臟驟停,尤其是在劇烈運動後。根據研究,約19-33%的年輕運動員突發性死亡與冠狀動脈異常有關。
「即使在非運動型的老年人中,這些異常也可能出現,並與高血壓及主動脈擴張等情況有關。」
儘管普遍篩查的成本效益存在爭議,但對於某些高風險群體,如參與競賽運動的個體,常規篩查仍然是必要的。多種影像檢查工具,例如超聲心動圖、磁共振成像及CT血管造影等,都有助於診斷冠狀動脈異常。
對於症狀明顯的患者,對冠狀動脈異常的干預是必要的。治療可包括藥物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及外科手術等。每位患者的個別情況均需考慮,以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
生活中我們是否應該定期檢查自己的心臟健康,以了結這些潛在的危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