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與癌症的關係一直是健康研究的重要議題。儘管酒精常被視為社交場合的常客,許多人卻忽視了它與多種癌症之間的密切聯繫。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數據,酒精被列為一級致癌物,與食道、肝臟、乳腺、結腸及口腔等諸多癌症的發生有直接關聯。
每年全球約有740,000例癌症是由酒精消耗引發的,這相當於新癌症案例的4.1%。
有趣的是,酒精對身體的影響不僅限於大量飲用者,即便是輕度及中度飲酒者,癌症風險也會增加,這一點被許多研究所證明。根據統計,酒精的消耗與癌症風險呈正相關:飲用的酒精越多,癌症風險就越高,並且沒有安全的飲用分界線可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由酒精引起的癌症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機制:一是DNA甲基化,二是氧化壓力,三是荷爾蒙變化。此外,微生物群失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以及慢性炎症等因素也可能助長癌症的發展。
有研究顯示,男性如果每週飲用15杯或更多的酒,女性則是8杯或以上,這類重度飲酒者的癌症發生率明顯高於中度飲酒者。
一些國家開始引入關於酒精與癌症之間關聯的警示標語,旨在提高消費者的意識。然而,酒精產業面對的挑戰是,出於商業利益,很多企業積極嘗試混淆公眾對酒精消費風險的認知,並力圖去除對酒精飲品的警告標籤法律。
根據最新的數據,在2020年,約740,000例癌症與酒精相關,其中58%的案件位於亞洲,25%於歐洲,北美的比例則為8%。值得注意的是,在740,000個案例中,超過三分之二的病例為男性,顯示出性別間明顯的風險差異。
在美國,某些州報告的酒精相關癌症率最高,包括德拉瓦州、科羅拉多州和新罕布什爾州。根據2013年至2016年的一項研究,每年約有19,000例癌症相關死亡可歸因於酒精消費,尤其是乳腺癌和食道癌最為常見。
酒精如何導致癌症的具體機制現在已逐漸被揭示。其主要代謝產物乙醛被認為是具有基因毒性的化合物,可能造成DNA的損害。此外,酒精代謝過程中還會產生活性氧物質,這會導致細胞的氧化損傷,從而促進癌症的發展。
飲用者在暴露於酒精的同時,口腔、咽喉和食道中的細胞與乙醇接觸,這些部位的癌症風險相對較高。
此外,對於患有酒精代謝疾病的人士,特定基因變異如ADH和ALDH的存在,會使得這些人群在消費相同的酒精量下,面臨更高的癌症風險。
研究顯示,酒精消耗與多種癌症的發展有關聯,特別是口腔癌、食道癌和乳腺癌。實際上,每額外增加一杯的酒精攝入,乳腺癌的發生率便可能增加11例,因此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者,都需謹慎對待自身的酒精攝取。
當酒精攝入與吸煙結合時,風險會更明顯,特別是對口腔、氣管和食道癌症的發展。
在結腸癌方面,酒精被認為會導致某些類型的結腸癌更早出現,研究指向其作為致病因素的潛流。而肝癌,更是酒精消耗後的肝硬化患者重點注意的癌症類型,統計數據顯示約5%的肝硬化患者最終會進展至肝癌。
酒精的攝入不僅是一種社交活動,根據目前的科學證據,每一口都有可能潛藏風險。因此,您是否考慮過自己的飲酒習慣可能帶來哪些意想不到的後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