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或許在聚會或是社交場合,常常會舉杯暢飲,然而關於酒精與癌症的複雜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嚴重。根據專家研究,飲用酒精即使是輕度的,也有可能提高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大腸癌以及口腔、直腸、咽喉和喉部癌症等,顯示酒精並非無害的社交飲品。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從1988年就將酒精飲料列為一級致癌物,估計每年有740,000個癌症病例與酒精消費有關。
在2020年的一項報告中,全球約有740,000例與酒精相關的癌症個案,並且超過58%的病例出現在亞洲。根據不同地區的數據,歐洲大約佔25%,北美占8%,而南美與加勒比地區則占5%。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癌症大多數是發生在男性身上,顯示出酒精在性別上的不均勻影響。
專家指出,酒精可能透過三個主要機制增加癌症風險:
此外,還可以包括微生物群失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視黃醇代謝、炎症水平增加以及碳-1代謝干擾。
大量飲酒,即每週男性15杯以上、女性8杯以上,對癌症發病率的貢獻尤為顯著。觀察到,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3:1,特別是在食道和肝癌的病例中尤其明顯。
某些國家已開始強制要求酒精包裝上標示警告,告知消費者酒精與癌症的聯繫。然而,酒精產業卻主動試圖混淆公眾的認知,抵制要求酒精飲料上標明癌症警告的法律,這無疑使得他們需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研究顯示,即便是適度飲酒也可能增加不同癌症的風險,例如口腔、咽喉、乳腺、結腸、肝臟及其他類型的癌症。」
例如2011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過去或現在的酒精攝取讓男性的癌症風險提高至1/10而女性則為1/33。值得關注的是,烏魯木齊的研究顯示,近年來約有10%的癌症診斷與酒精消費有關。
根據目前的標準,重度酒精消費定義為女性每週超過7杯,男性超過14杯。而輕度飲酒則被視為每日一杯或每週不超過7杯。然而,科學界對於「安全」的酒精攝取量尚無一致看法,有研究表明,甚至連「輕度飲酒」也可能與增加某些癌症的風險相關。
一些專家建議,最安全的選擇是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進行酒精消費的適度控制,甚至應優先考慮完全戒酒的方式。
從癌症的風險來看,飲酒的影響並非單向的,隨著酒精消費的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也在攀升。許多人可能在不知情中,因為「適量」飲酒而增加健康問題的風險。這讓我們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在追求生活品質的同時,我們是否真的了解健康生活的真正含義及其背後的潛在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