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貞德的故事一直以來都是個引人入勝的歷史話題。在1431年,她因異端罪被判絞刑並在烏魯瓦被火焚燒,這樣的命運不僅讓人震驚,也給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帶來了深深的政治壓力。直到1455年,隨著重審的展開,這件事才出現了新的轉機。這個重審過程揭示了關於貞德審判中所隱藏的驚人秘密。
聖女貞德的執行使查理七世面臨困難。雖然她在他的加冕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她被定為異端,無形中損害了查理的名聲。直到1449年,因為烏魯瓦仍在英國手中,查理才無法全面重新審視貞德的審判。
1450年,查理七世委託神職人員吉詹•布伊耶進行調查。這次調查的目的是解決原審中的種種錯誤,然而,由於許多重要證人依然在世,布伊耶調查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我與調查的人談及貞德的命運時,感受到了他們對於當年的偏見與不公。」
布伊耶雖然審問了幾名證人,但隨著調查的中斷,他的工作並未取得太大進展。查理七世當時面臨王國的外部威脅以及與教會的緊張關係,因此選擇了暫時擱置此事。
1452年,德斯圖特維爾枢机主教接手了此案,並將調查權委託給了法國的宗教法官讓·布雷哈。這一任命促成了對貞德案件的更深入調查,並收集了大量證據和證人陳述。
「我們在審判中心只考慮上帝,我們宣告貞德案是無效的。」
隨著1455年貞德家屬對教皇的請願,案件的調查進一步深化。家屬請求恢復貞德的名譽,並召喚其審判者出庭。最終,在1456年,重審於聖母大教堂展開。
「我有一個女兒,在合法婚姻中誕生,她沒有做過任何使她偏離信仰的事情。」
數百名證人的證詞被納入考量,多數證人對貞德的品德與勇氣給予了高度評價。經過漫長的聽取及分析,教會最終於1456年7月7日宣布貞德的審判為無效。
重審結果不僅為貞德的名譽翻盤,更為查理七世的形象帶來了新的光輝。這一事件讓世人重新思考了歷史的解釋,以及個人信念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在貞德死後的數十年裡,她的故事依然引人注目,那麼,她的故事對於當今社會又有何種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