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這個許多人尷尬談論的健康問題,實際上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質量。肛裂通常表現為肛管皮膚的撕裂,可以導致明顯的疼痛和出血,特別是在排便後的情況下。雖然許多人會因為感到羞愧而不去尋求幫助,但了解治療選擇是重獲健康的重要步驟。
大多數肛裂都是由肛門黏膜被過度拉伸所引起的。生活習慣、排便方式及飲食都是引發肛裂的潛在原因。例如,便秘、排便時用力過猛又或是長期腹瀉都可能導致肛裂的發生。對於老年人來說,肛裂的成因也可能與血流減少有關。
除了腸道功能外,一些性病也可能促進組織的損傷,導致肛裂,如梅毒、疱疹、淋病和人類乳頭瘤病毒。
肛裂的診斷主要依賴於視診。外部肛裂在肛門邊緣可以很容易被確認。而對於慢性肛裂,醫生會檢查所謂的典型裂口三聯徵,來進一步確定病情。若懷疑內部肛裂,則需要進行直腸檢查。
為了預防肛裂,成人應該採用健康的排便習慣,這包括避免排便時的用力,要保持飲食中的纖維攝取以及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在面對腹瀉時,應及時採取措施以減少肛門受到的壓力。同時,保持良好的肛門衛生也是防止肛裂的重要措施。
針對急性和慢性肛裂,醫學界建議首先採用非手術療法。這包括使用局部藥物如硝酸甘油或鈣通道阻滯劑。處方藥的局部使用旨在放鬆肛門括約肌,促進傷口癒合。
局部藥物的使用能夠有效減輕疼痛並加速愈合,但在很多情況下,病人最終還是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來達到根本的解決。
手術治療通常考慮在患者嘗試了至少一到三個月的醫療療法仍未見效的情況下。手術的主要風險是可能出現肛門失禁的問題,這可能包括無法控制氣體的排放、輕微的糞便污損或是無法控制固體糞便的排出。
側向內括約肌切開術(LIS)被認為是治療肛裂的首選手術。這項手術通過部分切開肛門內括約肌以減輕痙攣,改善對肛門區域的血流供應。手術後,患者通常在一周內能回到正常活動。
肛門擴張術(Lord術)則由於便便失禁的高風險而逐漸減少使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側向內括約肌切開術相對來說更能保護患者的長期健康。
根據統計,每350名成年人中,就有大約1人會受到肛裂的困擾。這一問題對男女同樣普遍,主要影響年齡在15至40歲的成年人。
作為一種常見但難以啟齒的健康問題,了解肛裂及其治療選擇是重獲健康的重要一環。那麼,您是否已經掌握了足夠的信息來做出明智的治療決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