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又稱為肛門裂傷,是一種肛管皮膚的破損或撕裂,這種情況多半會令人感到相當不適。當發生肛裂時,患者可能會在衛生紙或內衣上發現鮮紅色的出血情況,甚至在馬桶中也可見到。急性肛裂在排便後通常會伴隨劇烈的疼痛,而慢性肛裂的疼痛則會隨著時間減輕,並呈現周期性。
大多數肛裂是由於肛門黏膜的過度拉伸所引起。
淺層肛裂往往類似於紙張的切割,肉眼難以檢查,但一般在幾週內會自行癒合。然而,某些肛裂會變得慢性且加重,長時間無法痊癒,最常見的原因是內肛門括約肌的痙攣,這導致肛管的血液供應受損,形成不癒合的潰瘍,可能會受到糞便細菌的感染。
在成年人當中,肛裂可能因便秘、排便過程中排出大又硬的糞便,或是持續性的腹瀉而引發。隨著年齡增長,血流減少也會造成潮濕的環境,增加了肛裂的風險。若肛裂在側面發現,則應考慮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結核病、隱匿性膿腫、白血病浸潤、癌症、後天免疫缺乏症(例如艾滋病)或發炎性腸病等。
外部肛裂可通過視覺檢查進行診斷,而慢性肛裂則常伴隨經典的裂傷三聯症狀。
對於腫瘤的診斷,專家建議使用肛門內視鏡、數字直腸檢查或其他藉助器材的檢查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肛裂的診斷不用依賴結腸鏡、乙狀結腸鏡或正常前列腺鏡檢查,這些方法主要用於評估內部痔瘡及其他內部直腸疾病。
避免在排便時過度用力是預防肛裂的一項重要措施。
成人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預防肛裂的發生:保持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及時治療便秘和腹瀉問題,保持良好的肛門衛生,及必要時使用潤滑劑,特別是對於有過肛裂病史的人來說。在嬰兒中,經常更換尿布可有效預防肛裂,並確保充足的液體攝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手術治療通常是急性和慢性肛裂的首選方案。
非手術治療包括使用局部類藥物,如硝酸甘油或鈣通道阻滯劑,或將肉毒桿菌注射到肛門括約肌中以使其放鬆。其他治療措施可包含溫水坐浴、局部麻醉劑的使用、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及使用軟便劑。
手術通常是對於那些已經嘗試過醫療療法但未愈合的患者進行的最後手段。
手術方案包括肛門擴張術(Lord手術)或側向括約肌切開術,這些手術旨在減少括約肌的痙攣,恢復正常的血液供應。尤其是側向內括約肌切開術被認為是治療肛裂的金標準,具備高達95%的成功率。
肛裂的發生率約為每350名成年人中有1人。
在性別方面,男性和女性的發生率大致相同,最常見於15歲到40歲的成年人中。這種並發症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那麼,面對這種影響生活質量的健康問題,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預防和管理這種病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