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生理學中,乳酸測試具有重要的意義,它幫助運動員和教練員了解運動強度,進而調整訓練計畫。乳酸的產生與血中乳酸濃度的變化直接相關,但血液樣本的結果是否總是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可靠呢?
乳酸臨界點(LIP)通常被界定為運動強度達到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此時血中乳酸濃度開始急劇上升。許多專家認為,這一臨界點約在最大心率的85%或最大氧氣攝入量的75%左右。
「在這個臨界點以下,肌肉所產生的乳酸可以被身體有效地移除,不會造成任何累積。」
當運動強度超過這一臨界點,肌肉產生的乳酸將無法及時被消耗,開始在血液中累積。我們常聽到的“血乳酸堆積臨界點”(OBLA)即是指此現象。此時血液乳酸濃度會表現出一個顯著的上升,通常達到4.0 mM。
不同類型的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提高乳酸閾值。間歇訓練便是其中之一,交替進行高強度運動與休息,這樣不僅能讓運動員在短時間內超越乳酸閾值,還能幫助其康復。在這類型的訓練中,身體利用快速能源系統,這使得運動員能在短暫的高強度運動後得到恢復。
「間歇訓練不僅能提高乳酸耐受度,還能優化能量使用,是提高運動表現的關鍵。」
另一種值得注意的訓練類型是Fartlek訓練,這是一種瑞典語單詞,意為「速度遊戲」的訓練方式。它結合了持續的有氧訓練與間歇訓練,即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不斷變化運動的強度和速度。
雖然有氧訓練對提高乳酸閾值有幫助,但卻不會提升乳酸耐受度。無氧訓練則能有效增強肌肉在高乳酸環境下工作的能力,持續在或略高於乳酸閾值進行訓練能夠改善對乳酸的耐受性。
測量乳酸臨界點通常依賴於血液樣本的分析。即使在靜息狀態下,肌肉也會產生乳酸,正常的血乳酸水平為1-2 mmol/L。往往專家們會將乳酸閾值的定義設在血乳酸濃度超過4 mmol/L的位置。
儘管血液樣本分析是測量乳酸濃度的一種普遍方法,但在取樣時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個體健康狀況、糖原存儲量及環境溫度等因素都可能使結果產生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取樣部位、汗液污染及乳酸分析儀器的準確性也會影響測試結果。
「在進行乳酸測試前,考慮這些潛在的誤差來源至關重要,才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有氧臨界點(AeT或AerT)和無氧臨界點(AnT)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指血乳酸濃度超過靜息水平的強度,而後者則是當運動強度大於某一特定水平時,血乳酸濃度隨著運動強度和時間的增加而線性上升的現象。
乳酸測試無疑是了解運動與生理反應的重要工具,而血液樣本的分析又是這一過程中的關鍵。然而,這些測試的準確性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從而提出了觀看結果時需謹慎的必要性。未來,如何在這項測試中獲得更準確的數據,又該如何解釋這些數據,將是我們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