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審核作為一種質量提升過程,自古以來就被認為能夠改善患者的護理和結果。醫療審核的核心在於系統性地對醫療服務進行評估,並根據明確的標準來確保醫療機構的表現符合預期。此外,當內部評估發現偏差時,醫療審核提供了改進的框架,這讓各國在醫療制度中逐步納入了醫療審核的理念。早在1993年,英國國民健康服務系統(NHS)就開始正式引進這些理念,使得整體醫療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追溯醫療審核的歷史,我們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巴格達的首席醫生Sinan Ibnu Thabit及Abu Batiha al-Muhtasib。他們在阿巴斯王朝的穆克塔迪爾哈里發的要求下進行了早期的醫療審核,這一事件的背景是一起因醫療疏忽導致病人死亡的事故。這次調查之後,首個醫生執業考試開始實施,只有通過考試的醫生才能從事醫療工作。
「若患者癒合,則醫生獲得報酬;若患者死亡,其親屬則需向首席醫生詢問。」
此後,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在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中進行的臨床審核,也成為醫療審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她抵達斯庫塔里軍醫院時,她發現那裡的環境極其惡劣,受傷或生病的士兵死亡率高達40%。南丁格爾及她的護士團隊強調衛生標準並保持流程的紀錄,最終使死亡率下降至2%。她的這些醫療改革不僅拯救了生命,更突破了英國醫生和軍官對其措施的抵抗,推動了醫療質量的提升。
儘管南丁格爾和科德曼的工作表現出醫療審核的重要性,這一過程在隨後的130年間並未大規模普及。隨著醫療審核概念的發展,對其定義和解釋也不斷演變,特別是從20世紀中期以專業為中心的觀點轉向了以病人為中心的多學科方法。這一變化反映在現代醫療提供的各種新定義中。
「臨床審核是質量改進的過程,旨在通過系統評估護理質量來改善患者護理和結果。」
如1989年英國的《為患者工作》白皮書中,首次明確醫療審核的概念,並在1997年將其納入臨床治理。隨著時間的推移,臨床審核已經成為提升醫療質量的重要手段。不僅限於藥物治療,在外科手術及危機事件中也應用廣泛,逐漸形成多樣的審核方法,如不良事件檢查、同行評審等。
醫療審核可以視為一個循環或螺旋過程,具體分為幾個階段:
透過系統性的醫療審核過程,各國的醫療系統不斷獲得改進,最終提升患者的護理和結果。這一歷史的演變不僅是技術的進步,同時也是醫療人員職業責任感的體現。不過,仍然有許多挑戰等待克服,我們不禁要問,未來的醫療審核將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以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