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手術後,許多女性經歷持續的神經性疼痛,而這種情況被稱為乳腺切除後疼痛症候群(PMPS)。無論是全乳切除(mastectomy)還是腫瘤切除(lumpectomy),痛感往往會在手術後出現,影響肩膀、腋下、胸壁及乳房的區域。雖然目前對於PMPS的許多機制仍未完全理解,但已有的研究指出,神經損傷、瘢痕組織的發展及創傷性神經瘤都可能是痛症的成因。
「PMPS的疼痛特徵包括灼燒感、刺痛及麻木,並可能伴隨機械性痛覺過敏和感覺喪失。」
PMPS發作的風險與年齡、頭痛史、以及是否接受腋窩淋巴結切除手術密切相關。年輕患者因癌症預後較差,可能面臨更高的痛症風險。手術中,對於神經損傷的防護也顯得相當重要,適當的手術技術和術後疼痛管理都可能降低PMPS的發生率。
PMPS的主要症狀為持續的神經性疼痛,患者會感覺到從手臂、腋下延伸到胸壁的疼痛。這些疼痛通常是手術後發作,有時也可能因化療或放療引起新的症狀。痛感的質感可能包括燒灼、刺痛或是如同電擊般的感覺,並且可能伴隨著刺痛、麻木或是針刺感。
「疼痛可能因手術時的直接神經損傷或間接神經傷害而引起。」
在乳腺手術後的疼痛中,神經損傷是重要的成因,無論是直接的創傷、神經壓迫,還是手術過程中因姿勢不當造成的間接傷害。此外,瘢痕組織和血腫等術後並發症也可能加重神經的壓迫。
PMPS的診斷主要依賴其獨特的症狀和近期手術史,並排除其他痛症原因。常見的鑑別診斷包括幻肢痛、頸椎神經根病及肩胛胸部滑囊炎等。如果有其他可能的神經性疼痛原因存在,電子診斷檢查可能會派上用場。
研究顯示,心理健康狀況、手術的類型及病史均與PMPS的發生有關。設法在手術前管理心理健康問題,並傾向於進行哨兵淋巴結活檢,而非廣泛的淋巴結摘除,有助於降低發病率。術後疼痛的良好控制同樣是預防PMPS的重要一環。
「研究發現,未來PMPS的管理,包括心理健康的整體照護,將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
針對PMPS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療法為主,並結合物理治療。抗憂鬱劑如阿米替林和文拉法辛,及抗癲癇藥物如加巴噴丁和培加噴丁均被視為一線治療藥物。這些藥物透過改變疼痛神經元釋放的化學物質,從而減少疼痛傳遞。此外,局部使用的辣椒提取物亦被證明在緩解神經性疼痛方面有好的效果。
雖然PMPS經常被誤診與錯誤療法處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患者的痛症及相關感覺異常將可能逐漸減輕。面對PMPS,你是否能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改善生活品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