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陰莖癌的神秘成因:哪些風險因素可能讓你中招?

陰莖癌,或稱陰莖上皮癌,是一種在陰莖的皮膚或組織中發生的癌症。患者的症狀可能包括異常生長、陰莖皮膚上的潰瘍或傷口,以及出血或異味分泌物。這種癌症的風險因素包括包莖(即無法將包皮向後翻)、慢性炎症、吸煙、HPV感染、尖圭濕疣、有多個性伴侶及早期性行為等。根據統計,約95%的陰莖癌是鱗狀細胞癌,其他類型如梅克爾細胞癌、小細胞癌及黑色素瘤則相對罕見。

症狀與徵兆

陰莖癌可以表現為陰莖的紅腫及刺激,尤其是龜頭或內包皮的皮膚增厚,或出現外生性(外突)或呈“指狀”的(乳頭狀)生長。

陰莖癌可能伴隨有陰莖分泌物,並在排尿時感到困難或灼痛(尿頻),以及出血等癥狀。

風險因素

感染

研究顯示,HIV陽性的男性相較於HIV陰性男性,患陰莖癌的風險增加八倍。另一方面,HPV也是陰莖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之一。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平均每年約有800個(約40%)診斷出來的陰莖癌案例與HPV相關。

衛生與受傷

差的衛生條件往往會增加男性感患陰莖癌的風險。包皮下積聚的包皮垢(smegma)被認為可能會引起刺激和炎症,進而提高癌症風險。

包莖是陰莖癌的重要風險因素,Odds ratio可達38至65。

年齡及其他因素

陰莖癌在50歲以下的男性中相對罕見,約四分之三的陰莖癌患者年齡超過55歲。其他風險因素還包括煙草使用及紫外線照射。

病理學及診斷

陰莖癌通常起源於前驅病變,這些病變一般會從低級別進展到高級別。對於HPV相關的陰莖癌,其發展順序包括:鱗狀增生、低級別陰莖上皮內瘤(PIN)、高級別PIN及侵襲性陰莖癌。

國際泌尿病理學會(ISUP)建議使用p16INK4A免疫染色進行HPV相關陰莖癌的診斷。

治療選擇

陰莖癌的治療取決於診斷時腫瘤的臨床分期。常見的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和生物治療。手術方式通常包括切除腫瘤及其周圍健康組織、激光手術及包莖切除等。

預後及流行病學

早期診斷的預後通常較好,整體五年存活率約為50%。在發展國家,陰莖癌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癌症,每年的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中0.3至1例,在發展中國家,則較為常見。

隨著對陰莖癌的認知提升,了解其風險因素或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加以預防。你在日常生活中會採取哪些措施來降低這種癌症的風險呢?

Trending Knowledge

陰莖癌的潛藏危機:為什麼你應該重視早期症狀?
陰莖癌是一種發生於陰莖皮膚或組織的癌症。雖然這種癌症相對少見,但其潛在風險卻不容忽視。根據2020年的資料,有36,000名男性診斷出陰莖癌,造成了13,000人死亡。早期識別症狀至關重要,因為早期治療通常能提高治癒率。 <blockquote> 陰莖癌的早期症狀包括不正常的生長、潰瘍或皮膚上的傷口,以及出血或異味分泌物。 </blockquote>
陰莖癌的早期診斷:如何透過簡單的檢查挽救生命?
陰莖癌,也稱為陰莖鳞状细胞癌,是發生在陰莖皮膚或組織上的一種癌症。根據2020年的統計,全球有約36,000名男性被診斷為陰莖癌,並導致約13,000人死亡。早期診斷對於治療結果具有關鍵影響,但許多男性對於病症的認識和檢查的必要性仍然不足。 <blockquote> 陰莖癌的早期徵兆可能包括異常增生、潰瘍、流血以及難聞的分泌物等症狀。 </blockquote>
HPV與陰莖癌的關聯:你知道這些病毒對健康的影響嗎?
<header> </header> 陰莖癌,又稱陰莖上皮癌,是一種發展在陰莖皮膚或組織中的癌症。這種癌症的症狀可能包括異常生長、陰莖皮膚上的潰瘍或傷口,以及出血或異味的分泌物。根據資料,陰莖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包莖、慢性炎症、吸菸、HPV感染、多次性伴侶及早期性接觸等。在所有陰莖癌的病例中,大約95%為鱗狀細胞癌。據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