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局(UNRWA)於1949年成立,目的在於應對1948年阿以戰爭對大量巴勒斯坦人生成的影響。該機構的成立,源於1948年中東地區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尤其是巴勒斯坦的「納克巴」,即大規模的流離失所現象。此一事件不僅加劇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還使700,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成為了難民。
UNRWA的創立是為了提供緊急救助,並逐步拓展至教育、健康和社會服務的多樣化需求。
聯合國大會(UNGA)於1948年通過第212號決議,設立了「巴勒斯坦難民救濟機構」(UNRPR),以協調緊急援助。然而,這項機構無法解決其面臨的政治挑戰,導致最終建議設立專門的機構來持續提供人道援助。該機構的最終目標是解決難民問題,並幫助他們的「再安置和經濟社會重建」。
1949年12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302(IV)號決議,正式成立UNRWA,並賦予其更廣泛的人道主義任務。
UNRWA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歷史上的巴勒斯坦難民,這些難民的定義包括在1946年6月1日至1948年5月15日之間有正常居住地於巴勒斯坦的所有人。在隨後的四十多年中,UNRWA的任務不斷擴展,涵蓋了教育、健康及社會服務,根據巴勒斯坦人的需求而不斷演變。
UNRWA目前的任務是為在約旦、黎巴嫩、敘利亞、西岸及加薩地帶的巴勒斯坦難民提供支援。根據最新的數據,約有590萬名巴勒斯坦難民登記在UNRWA的名冊上。
該機構的服務範圍包括設立59個難民營和多個非正式的居住區,以滿足迫切的人道需求。
UNRWA不僅提供基本的生存援助,還設有教育、健康及社會服務等多元項目。教育為其最大支出,佔總預算的58%,而醫療則佔15%。作為該區域最大的教育機構,UNRWA運營著711所學校,並致力於提升巴勒斯坦難民的生活質量。
除此之外,UNRWA也面臨來自以色列政府的挑戰。以色列指控該機構在某些情況下對恐怖活動持支持態度,並利用資金為哈馬斯及其他組織提供資助。這樣的指責使得UNRWA在資金籌措方面變得更加艱難。
儘管如此,著名的非政府組織和一些國際捐助者仍持續支持該機構。UNRWA的資金幾乎完全來自捐贈,包括來自歐盟、德國及英國等國家。根據2023年的報告,UNRWA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但仍在努力提供必要的服務給數以百萬計的巴勒斯坦難民。
UNRWA的任務無疑是挑戰重重,但它在維持社會穩定性及人道主義援助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中東地區政治局勢的不斷變遷及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UNRWA也需不斷調整自己以滿足受助人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UNRWA的未來將如何演進?它的存在又給當地社會帶來了什麼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