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科學領域,CARS光譜學(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pectroscopy)以其獨特的優勢在化學和物理研究中嶄露頭角。這種技術主要用於探測分子的振動信號,類似於傳統的拉曼光譜學,但它的敏感度和信號強度卻遠超前者。CARS光譜學是通過多光子技術來實現的,這使得它能夠提供更為清晰的分子影像,進而成為許多研究領域的重要工具。
CARS光譜學是一種第三階非線性光學過程,涉及三條激光光束的相互作用。
CARS光譜學首次被提出是在1965年,當時來自福特汽車公司的P. D. Maker和R. W. Terhune發表了一個關於此現象的研究報告。他們利用脈衝式紅寶石激光來探測多種材料的三階響應,並觀察到當兩個光束的脈衝在空間和時間上重疊時,會產生一個藍移的CARS信號。這項技術在1974年由斯坦福大學的Begley等人給予了「CARS光譜學」的名稱。
CARS光譜學的工作原理可以通過古典和量子機械模型來解釋。古典上看,分子可以被視為一個(阻尼)諧振子,該振子的特徵頻率為ωv。在CARS中,這個振子是由泵浦光束與Stokes光束之間的頻率差所驅動的。這種駕駛機制類似於在鋼琴上敲打兩個不同的音符時,耳朵對於其間的差頻是敏感的。
在CARS過程中,泵浦光束首先將分子激發到一個虛擬狀態,這種狀態並非分子的本徵態,但卻允許轉變到其他真實的能級。
CARS和拉曼光譜學在探測分子振動模式上具有相似性,但也存在顯著差異。CARS需要兩個脈衝激光源,而拉曼光譜學則只需一個連續波(CW)激光。由於CARS信號是在藍色側觀測,因此它不必與荧光現象競爭,這使得CARS在實際應用中顯得更具優勢。
CARS在物種選擇顯微鏡及燃燒診斷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生物樣本中無創成像的技術方面。許多研究者利用CARS顯微鏡技術來觀察生物樣本中的脂質,為研究生物學提供了新的方法。
CARS光譜學也被用於氣體和火焰的溫度監測,因為其信號與溫度有著非線性相關性。CARS信號由於與基態和振動激發態的粒子數量有關,反映了該系統的熱狀態。
除了上述應用,CARS技術目前也在發展中用於檢測路邊炸彈等安全監測領域。這突顯了其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潛在價值。
總而言之,CARS光譜學因其優越的信號強度和對分子振動模式的高敏感度而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技術。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是否能夠在將來看到其在更多領域中的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