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性行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這個術語被引入主要是為了在公共衛生領域,特別是針對性傳播感染(STI)的研究中,提供一個更精準的描述框架。隨著社會對性別和性取向的理解不斷深化,這一術語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了理解性別行為與公共健康之間關係的關鍵入口。
術語「男男性行為者」所涵蓋的不僅是那些自我認同為同性戀或雙性戀的男性,還包括那些可能自認為是直男但仍與其他男性進行性行為的男性。
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這一術語成為流行的公共衛生用語,尤其是在對抗HIV/AIDS疫情的過程中。由於許多男性在性行為上並不完全符合他們的性取向,這一術語有助於打破基於身份的分類,更有效地分析和研究疾病傳播的風險。
許多研究指出,MSM族群並不某一特定的社會身份,該群體的多樣性展示了不同文化和社會環境下性行為的變化。
同時,「男男性行為者」作為一個行為分類,讓公共衛生界更好地識別高風險行為,從而設計針對性的健康干預措施。根據統計,在美國,與其它男性進行性行為的男性在HIV陽性率上顯著高於一般人群。
「自1977年以來,曾與其他男性發生過性行為的男性的HIV比率比普通人群高出60倍。」
這一術語的引入不僅有助於識別風險群體,還推動了對男男性行為者的性健康教育的完善。由於許多人對HIV及其他STI的認知不足,使得他們在性行為中忽視了安全措施,而導致健康風險的增加。
在某些文化和法律環境下,男男性行為仍然是禁忌或違法的,因此,許多MSM可能會選擇隱蔽的行為,導致對其健康需求的認識更加困難。即使在相對開放的社會中,MSM也常常會遭受社會污名化,這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極有所影響的。
許多研究顯示,男男性行為者在心理健康問題上面臨更大的風險,特別是抑鬱症和焦慮障礙。
在政府及衛生組織制定的公共衛生政策中,「男男性行為者」這一術語提供了一個務實的框架,使政策制定者能夠更加針對性地分配資源,提供健康服務,以應對MSM特有的健康問題。例如,HIV預防措施如PrEP(暴露前預防)正是針對這一群體設計的,並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使用。
對於男男性行為者這一術語的使用有助於增進對其行為模式的理解,並在公共衛生中提供了需要的關鍵信息。隨著社會的變遷和人們對性多樣性的接受度提高,此術語的意義也在不斷擴展。未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服務這一群體,是我們亟待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