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这个名词或许在许多人耳中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它却是影响着无数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脑炎的主要特征是脑部的炎症,症状各式各样,从头痛、高烧到意识变化无所不包,这些症状更常被误认为普通感冒。如何能够有效查辨脑炎和感冒的不同呢?
脑炎的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语言障碍、发烧、头痛、认知混乱等,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癫痫、幻觉等症状。
成年人通常会出现急性发作的高烧、头痛、混乱等症状,部分人还可能伴随癫痫发作。对于年幼的孩子或婴儿,则大多呈现易怒、食欲不振及发烧等情况。透过神经检查,医生能诊断出患者表现出嗜睡或思维混淆的状态。
边缘性脑炎主要影响大脑的边缘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包含定向障碍、抑制不力、记忆丧失以及行为异常。 MRI检查时,医生常会看到内侧颞叶的高信号强度。
嗜睡性脑炎则以高烧、头痛、延迟的身体反应和嗜睡为特征,部分患者会出现上半身无力、肌肉疼痛及颤抖的情况。这一脑炎的成因尚不明确,从1917年至1928年间曾发生全球性流行。
脑炎的成因可分为多种,病毒性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除了病毒外,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脑炎。再者,自体免疫疾病及某些药物亦是导致脑炎的潜在因素。
对于30%至40%的脑炎病例,病因仍然不明。这多为初步的临床诊断所无法证实的情况。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进行诊断,必要时结合核磁共振(MRI)、脑电图(EEG)和腰椎穿刺等检查来进行确认。 MRI影像能显示脑部的炎症并帮助区别其他疾病,而脑电图能够发现脑部活动的异常。
部分脑炎是可以透过疫苗预防的,例如针对森林蜱传播的脑炎和日本脑炎疫苗。对于治疗方面,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Acyclovir),而患有自体免疫脑炎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免疫疗法来控制病情。
预后情况会因病因不同而异,早期诊断及正常的脑电活动反应则有较高的存活率。然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能面临长期的康复过程,甚至脑部功能的永久损伤。
根据2015年的全球报告,脑炎影响了430万人,导致15万人死亡。
在体验一场普通感冒的症状时,你是否考虑过可能面临的严重疾病,如脑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