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是大脑的炎症,影响病因和病程的因素多种多样,能使患者的意识和行为都受到强烈影响。一般而言,脑炎的严重程度可大可小,症状包括意识降低或改变、失语症、头痛、高烧、混淆、僵硬的脖子和呕吐等。有些并发症可能导致癫痫、幻觉、语言能力问题、记忆障碍、听力问题等。脑炎的原因有病毒,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和狂犬病毒,还有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此外,自体免疫疾病和某些药物也可能是病因,而在许多案例中,病因仍然不明。
在2015年,脑炎估计影响了全球430万人,导致150,000人死亡。
成年人出现脑炎时,通常是急性发作的高烧、头痛、混淆,有时伴随癫痫发作。年幼的孩童或婴儿则可能表现出烦躁、食欲不振和高烧。神经学检查通常显示出昏睡或混乱的情况,而由于脑膜刺激引起的僵硬颈部,表明患者有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的可能性。
边缘性脑炎是指仅局限于大脑边缘系统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定向障碍、失去抑制、记忆丧失、癫痫和行为异常。 MRI成像显示内侧颞叶结构的T2高信号强度,有时其他边缘结构也会受到影响。
嗜睡性脑炎的识别特征包括高烧、头痛、延迟的身体反应和嗜睡。个体可能出现上半身无力、肌肉疼痛和颤抖,不过嗜睡性脑炎的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在1917年至1928年间,全球曾爆发过嗜睡性脑炎的流行。
约30%至40%的脑炎病例病因尚不明确。病毒感染是传染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因,病毒性脑炎可能是急性感染的直接后果,或是潜伏感染的后遗症。大多数病毒性脑炎的病因不明,但可识别的病因通常是来自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其他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因包括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
各种可能的病毒病因包括西尼罗病毒、拉克罗斯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膜脑炎病毒等。
细菌性脑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或者可能是其他传染病(如梅毒)的并发症。其他病原体,如支原体和造成立克次体疾病的细菌,亦会导致脑膜炎,进而引发脑炎。
特定的寄生或原生动物感染,如弓形虫和疟疾,对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也可能引起脑炎。一些罕见但通常致命的脑炎形式,例如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和颗粒性阿米巴脑炎,则由自由生活的变形虫引起。
自体免疫性脑炎可能的症状包括精神运动失常、精神病、异常运动和自律神经调节异常。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和拉斯穆森脑炎是自体免疫性脑炎的例子。其中抗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自体免疫形式,在58%的18至45岁女性中伴随有卵巢畸胎瘤。
对于脑炎的诊断,要求患者在至少24小时内表现出意识下降或改变、嗜睡或性格改变,而无其他可解释的原因。脑炎的诊断通常采用多种检测方式,包括脑部扫描(MRI)、脑电图(EEG)、脊髓液分析等。
针对某些脑炎类型可通过疫苗进行预防,尤其是病毒引起的脑炎。此外,治疗通常以抗病毒药物、抗癫痫药和皮质类固醇为主,一般在医院中进行。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需接受人工呼吸。当急性问题得到控制后,可能需要康复治疗。
脑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以及血小板减少症等预后不良因子。在早期诊断中,正常的脑电图预示着较高的生存率。
在西方国家,急性脑炎的新发病率约为每年每10万人7.4例。在热带国家,这一数字为每10万人6.34例。自2005年到2015年,美国报告的脑炎案例大约保持稳定,年间约有250,000例。
随着人类对脑炎病因逐步认识的加深,您是否也会思考,如何更有效地预防这些致命的脑部炎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