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传播疾病透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污染而传播,这些疾病可能对医疗工作者造成致命的威胁。根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及职业安全健康署(OSHA)的报告,HIV、肝炎B(HBV)及肝炎C(HCV)是医疗工作者最需关注的三种血液传播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不仅存在于血液中,同时也能透过医疗过程中的针刺伤而进入人体。
所有血液(及任何体液)都被标准医疗实践视为潜在感染源。
医疗环境中的针刺伤法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资料显示,医疗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重大风险。这种危险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针头的使用及处理不当,例如使用未经安全设计的针头或没有妥善处理针头的习惯。
在临床及实验室环境中,血液所带来的威胁主要来自于针刺伤。这尤其对护理人员、外科医生、实验室助理、医生及抽血技术人员等进行血液检查的医疗工作者来说,风险最高。如何有效地降低针刺伤的发生,成为许多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问题。
根据 OSHA 的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遵守五项规则来减少员工暴露于血液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OSHA推荐的五项规则包括:
根据数据统计,有26种不同病毒曾在医疗工作者中因职业暴露而出现,肝炎B(HBV)、肝炎C(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为最常见的血液传播疾病。
为了防止血液输血过程中传播疾病,获得输血的血液样本需经过多项疾病筛检。一种使用核黄素及紫外光的技术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此外,合成的伽玛-氨基丁酸(amotosalen HCl)结合UVA光,能降低细菌、病毒及原虫这些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播风险。
针具交换计划(NEP)旨在减少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者之间血液传播疾病的扩散。这些计划通常还提供成瘾辅导服务、传染病检测及部分心理健康照护。研究显示,NEP能有效降低HIV的传播行为,例如减少共用已用针具的情况,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为了防止血液传播病原体及其他疾病扩散,医疗工作者应遵循标准预防措施,包括维持个人卫生及使用个人保护装备(PPE),例如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如何妥善处理已使用的手套并即时更换,是降低血液接触风险的重要步骤。
提高对于使用带有安全设计的针具的意识,有助于预防针刺伤和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暴露。
此外,医疗工作者应接种肝炎B疫苗,以进一步减少暴露于传染病的风险。实施控制层级的措施,包括消除、替代与工程控制等,有助于保护医疗工作者。在数据的显示中,使用安全针具可有效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传递。
医疗环境中的针刺伤危机需要所有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和解决,以应对这一隐蔽却危险的挑战。每一位在医疗前线的工作者,都需思考: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中,我们能否真的保护自己以及我们的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