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能持续专注于某件事情已变得愈来愈困难。为了评估一个人的专注能力,心理学家们开发了连续表现任务(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 CPT)。这些测试不仅能够测量一个人的注意力,也能提供有关他们自我控制和冲动性的重要资讯。
持续注意力是指在进行某项持续的活动或面对持续的刺激时,能保持一致的注意力。
CPT测试通常包括不同的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有综合视觉和听觉CPT(IVA-2)、注意变量测试(T.O.V.A.)及康纳斯CPT-III。这些测试常作为一整套测试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个人的「执行功能」或信息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儿童中,这些测试往往用来支持或排除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的诊断。
除了基本的注意力测试外,某些CPT(如QbTest和Quotient)更是将注意力和冲动性测试与运动追踪分析相结合。这些测试为健康专业人士提供了客观的资讯,针对多动症(ADHD)三大核心症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等提供数据。
CPT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当时心理学家Haldor Rosvold及其同事首次提出这种测试。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与随机挑选的成年人和儿童相比,已知有脑损伤的成年人和儿童在专注于随机字母序列中,难以判断目标字母的出现。这项研究是由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国立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资助支持的。
虽然不同的CPT测试可能在长度和使用的刺激类型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特征始终如一。被测试者通常会面临一项重复性且无聊的任务,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专注,以便正确回应目标或抑制对虚假刺激的反应。
在IVA-2 CPT中,被测试者被告知会看到或听到数字「1」或「2」,当「1」出现时必须点击鼠标,当「2」出现时则必须抑制点击。
这类测试充满挑战性,因为被测试者在高需求环境中很容易犯错。高需求部分的测试中,目标频繁出现,让测试者可能难以在面临虚假刺激时迅速反应而导致冲动行为。相对地,低需求部分中,目标出现频率较低,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测试者错过目标。
虽然不同测试的评分方式有所不同,但通常有四个主要分数会被考虑:
被测者的评分会与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体的标准分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个体在注意力和冲动控制方面的表现。在对于心理健康的评估中,CPT测试是否可能成为提升自我认识和改善行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