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人口普查的分类包括了一个重要的元素——普查指定地区(Census-Designated Places,简称CDP)。这些地区并不一定反映当地居民心目中的社区范围,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统计目的而定义的。在每十年进行一次的全国普查中,CDP的存在至关重要,但却常常受到忽视。
CDP是由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一种人口密集区域,通常是官方指定但尚未成立为法定社区的地方。
CDP通常包括一个官方认可的社区及其周边区域,然而它们的界限并不具有法律地位,可能与当地居民对于同名社区的理解不相符。事实上,CDP的界线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使得统计数据的收集和解读变得更加复杂。
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790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就开始记录一些未经法人化的地区。例如,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在1828年前并没有合法的城市地位。随着时间的推进,CDP的定义和使用也在不断演变,最终在1980年首次正式使用「普查指定地区」这一名称。
CDP的界限和命名是基于居民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名称,以反映他们对于居住地的认知。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CDP的界限可以划分出多个独立的CDP,或者将两个以上的社区合并为一个CDP。这样不仅有助于统计数据的分类,也使其在与合法地方的对比中更具意义。
为什么CDP会被定义和使用?首先,CDP通常是指那些比周边地区更城市化的人口聚集区,有着明确的居住核,这使得它们成为统计报告中与法人城市在同一类别的地区。例如,位于密歇根州的惠特莫湖、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路易斯安那州的梅塔里及佛罗里达州的村庄等。
一个社区的边界可能并不反映其人口的实际分布,这通常会引起居民对于自己所在地的混淆。
CDP的定义方法随着时间发展而有所不同。从1980年开始,CDP的边界和名称也可以基于居民对于其某个特定命名区域的认知进行调整。然而,这一过程并不总是有助于消除区域名称的混淆,因为即使是这些名称未必得到一致认可,这也不会在CDP的定义中受到限制。
CDP和其他低级别的政府分类(如小型民事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在某些州,CDP的定义也可能涵盖非正式的社区或城镇的未经法人之地。尽管如此,这些统计实体的界限仍然是灵活的,并不能取代正式政府单位的地位,也就是说CDP并不等同于法人城市、村庄或市镇。
每个CDP的边界都是根据当地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普遍认知来进行划定的。
例如,在新英格兰地区,一些城镇被认为是小型民事区域,即便这些城镇在法律上是已成立的地方。在其他州,CDP可能会被定义在这些地方之内,或者跨越多个城镇的边界。
在了解CDP之后,似乎我们对于城市和社区的认知变得更加复杂。在数据和统计重要性之下,CDP是如何反映社区需求与居民生活的多样性?是否会在未来的统计中出现更明确的建议或界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