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甲状腺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5%,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身上。这种癌症通常在早期并不容易被诊断,因为其生物学特性及微小的早期变化极难被察觉。
滤泡细胞是负责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细胞。
滤泡甲状腺癌的形成与多种突变有关,其中大约一半的患者拥有RAS亚家族的肿瘤基因突变,特别是HRAS、NRAS和KRAS。此外,与Cowden综合症相关的PTEN基因突变也被观察到。这些突变使得该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复杂。
Hurthle细胞癌通常被视为滤泡细胞癌的一种变异形式,这种变异型更容易双侧和多发,并且更有可能转移到淋巴结。对于非侵袭性疾病,会进行单侧甲状腺切除,而对于侵袭性疾病则需进行全甲状腺切除。
在细针抽取细胞学检查中,准确地诊断滤泡瘤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其与其他类似病变共用许多细胞学特征。最主要的挑战在于无法仅依赖细胞学特征来区分滤泡腺瘤和滤泡癌。
检测滤泡癌的特征包括囊肿侵犯和肿瘤细胞对血管的侵入,但这两者往往在细针抽取后呈现模糊不清的结果。
通常,对于滤泡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是手术,随后则进行放射性碘疗法。如果细胞检查显示为滤泡细胞,通常会进行甲状腺半切除来确诊,必要时再进行全切除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结合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和颈部超声检查比起使用放射性碘的全身扫描,能更有效地发现病情复发。然而,按照目前的美国指导方针,仍然需要在依赖Tg结果前进行一些清晰的全身扫描。
滤泡甲状腺癌的五年总生存率为91%,而十年生存率则为85%。随着癌症进展的增加,预后 表现也随之下降。
与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相比,滤泡癌特别容易发生骨转移,当前研究中观察到的骨转移率达到了34%。
综上所述,滤泡甲状腺癌的诊断涉及多重复杂的因素,从细针抽取检查的困难到基因突变的识别,无不展示了其在临床上的挑战性。未来的研究能否为解开这个诊断之谜提供线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