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底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不仅造成了商品短缺,也显著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随着疫情的持续影响,尤其是在2021年,各国的货运和经济活动受到巨大的阻碍,直至今天,这场危机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世界各地的供应链回复缓慢,疫情、疫苗接种不均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已一一成为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
供应链的运作如同一个精密的机器,任何一个部件的故障都会导致整体功能的失效。自疫情伊始,许多国家的工厂被迫停工,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回升,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需求大增,这些产业的供应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苗接种的不均衡情况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仍然处于高风险状态,这进一步造成了生产力的下降。
随着港口的滞留和货柜船只的积压,全球货运的流通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延误。特别是在美国,进口货物的激增超过了港口和运输系统的处理能力,造成了极长的等待时间,许多货柜船在港外滞留数周之久。
许多大型美国零售商为迎接节日季节提前包租货柜船,但即便如此,还是难以应对不断增加的需求。
面对商品短缺,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人开始转向线上购物,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数的缺货通知,根据Adobe Digital Insights的报告,2021年10月,网上购物者面临超过20亿条缺货信息,这是2020年同期的两倍。
在美国,几乎所有产品,包括电子产品、饰品、服装以及生活用品,均面临短缺问题。
专家预测,供应链问题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尤其是在半导体短缺的影响下,许多行业都将受到波及。汽车生产商和电子产品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预计,短缺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上半年。
对于希望回到疫情前的供应链状况,美国商业界的专家认为这是非常不可能的。
面对当前全球供应链大混乱的挑战,许多企业开始探索多样化供应来源的可能性。这场疫情不仅考验了全球经济的韧性,也改变了我们的购物习惯。未来,消费者将如何迎接这些变化?